網上欺詐手法層出不窮,有國內騙徒以「國家郵政」名義建立虛假網站,成功套取一名港人信用卡資料,並立即在網上瘋狂購物,盜取逾6萬港元,警方正調查案件。網絡零售商會提醒市民,凡在網上交易要求提供個人資料須提高警覺,小心判斷網站來源可靠性。
讀者張先生早前將一部二手相機放上網站求售,9月21日晚接到一名國內買家MSN訊息,聲稱有興趣購買,雙方其後透過電話直接傾談,同意以3,900元成交。他表示,男子操流利普通話,指示將相機郵寄黑龍江一地址,承諾翌日便將貨款存入張先生的國內銀行戶口;協議近完成,男子訛稱為保證收到貨,提供了「EMS國家郵政申保網」連結網址( http://www.shenbaoems.com/index.php),要求他先到網站以1元投購交易保險,指此舉可保證買方付款後收到貨品。
一夜間被過賬30次
張先生不虞有詐,按指示登入騙子提供的網站投保,惟使用信用卡多次輸入資料也不成功,換另一信用卡再試,結果一樣;翌晨卻接獲銀行通知,指發現其信用卡有不尋常交易,一夜間兩張卡共被過賬30次,總金額逾6萬港元,張即時報警。
滙豐銀行向他透露,其信用卡當晚透過淘寶網站連續購物,購買內容尚未確定,但指他可能須承擔還款責任。本報向滙豐查詢調查進展,至截稿前尚未有回覆。
警方表示,案件已交由刑事偵緝組跟進。警方提醒市民,互聯網交易潛在風險,須透露個人敏感資料時更要提高警覺,不應以超連結方式登入網站,如有任何懷疑,可致電「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查詢:81056060,或登入該中心網址瀏覽網絡保安資訊: http://www.hkcert.org。
檔案編號:0923063
網商回應
沒有網上交易保險
香港網絡零售商會會長陳耀廣指出,首次聽聞以此手法套取信用卡資料,提出的投保藉口聽似合情合理,惟事實上目前並沒此類網上交易保險。
他提醒市民,凡在網上須提供信用卡資料都要三思,必須判斷網站來源之可靠性,辨清網站真偽後才輸入資料。如買方是海外人士,賣家最好收款後才郵寄貨品,或考慮透過eBay旗下的「PayPal」網上付款系統進行交收,買賣保障可較大。
假網站一籮籮
假網站類型:郵政保險
欺詐手法:假扮網上買家,要求賣家到郵政保險網以信用卡購買交易保險。
假網站類型:銀行
欺詐手法:訛稱有黑客入侵網上銀行,要求客戶輸入個人資料提高存戶安全。
假網站類型:馬會
欺詐手法:盜用馬會標誌設計網站,自設熱線電話接受客戶查詢套取個人資料。
假網站類型:旅行社
欺詐手法:訛稱抽獎中獎,要求提供個人資料登記領獎。
假網站類型:財務公司
欺詐手法:誘使財困人士借款,甚至相約境外進行借貸。
假網站類型:娛樂公司
欺詐手法:訛稱招募網絡歌手,進行選拔比賽,要求參加者郵寄個人資料及付報名費。
假網站類型:香港郵政
欺詐手法:誘使市民提供信用卡資料購買郵政產品。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