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聽聞四十開外的中坑和十三歲女童有景轟,都會即時產生直接條件反射,凶神惡煞的「鹹濕伯父」不衝口而出,心中那條「老淫蟲」一定蠕動,毋須開庭審訊,色魔已經被判永不超生。是的,世界上的確有數不盡的無良直佬,以淫虐未發育女孩為樂,混在幼兒園或小學等湊放學的菲傭泰傭群中擇嫩而噬,將自己剎那的高潮建築在別人成世流流長的痛苦之上,而且一而再再而三,慣性侵犯手無寸鐵的小朋友。這些人渣,活該受制裁,最好把他們統統囚困在白鴿籠三年五載,讓環境將他們變成互相抽插的基佬。
可是銅幣不但有兩面,擲落地的金石聲也各有差異,法律擺出義正詞嚴的面孔一視同仁,看似公道合理,有時卻教人遺憾。譬如說,是不是所有十三歲女都是未經人事的白紙,書法家肆意潑墨,就該當擔負玷辱貞潔的罪名?假如幕後黑手設下色慾自助餐,在嗜腥的老饗面前坦蕩蕩展覽魚蝦蟹,令餓到前胸貼後胸的美食家食指大動,條數又點計?法官和辯護律師關起門講條件,街市婆一樣討價還價之餘還為有沒有義務搭條葱力爭,對司法的存在算不算諷刺?講掂數後其中一方出爾反爾,遭放飛機的還要不要義氣博兒嬉,乖乖任人魚肉?《羅曼波蘭斯基:追捕和追捧》沒有為這些問題提供快捷簡便的答案,習慣麥記式快餐的觀眾可能嫌不夠喉,但作為一部明查暗訪的推理紀錄片,它實在非常精彩,致力促進腦部運動,防禦老人癡呆的功效尤勝天天填半小時數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