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剛進校門,四中成了北京市教育局「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試點,高二二成了全校的重點,那裏出了個反動學生牟志京。這一心理傷害有如巨大的陰影,催人早熟,使他們成為特殊的群體。
而牟志京本人早就從這陰影中跨出來。他生性樂觀,思路敏捷且與眾不同。按一個朋友的說法,他是從不說套話的人。他高顴骨,寬鼻樑,專心傾聽別人說話。我去過他家。那是個溫暖和睦的家庭:父親在鐵道研究院搞翻譯,母親是繪圖員,他有個可愛的妹妹。
由於和同學交換日記看,被揭發出來作證據,於是他成了「資產階級的孝子賢孫」。他倒並怎麼不在乎,真正激怒他的是另一件事。「一天,我從操場踢球回到教室,」他後來跟我們說,「很多同學圍觀牆上一張小字報,我也探過頭去,上面寫着『牟志京是愛情至上主義者』。我一下子就想到自殺,因為我不能允許別人踐踏我的感情領域。當時兜裏有兩塊多錢,我決定大吃大喝一段,然後自殺……」
按天性他不會自殺,再說還有很多大事等着他去幹。
他頭一次聽到「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對聯時感到震驚,馬上到清華附中貼出批判的大字報。緊接着在中央音樂學院的辯論會上,他上台發言批對聯,幾個女紅衞兵衝上來搶走話筒,並朝他臉上吐唾沫。幾個在場的四中同學上台揭發他是反動學生。在四中組織的批判會上,他不僅不屈服,反而為另一個同學打抱不平,結果被劉輝宣打掉一顆門牙。劉輝宣是我們班班長,因創作《紅衞兵戰歌》而一舉成名。這首歌最後一段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要是革命你就站過來,要是不革命你就滾他媽的蛋!」每次合唱都會不斷重複「滾他媽的蛋」,如空谷回聲。
那年冬天,牟志京在街頭看到《出身論》的小字報,通過上面地址找到遇羅文,談得很投機,於是他決定辦一份鉛印小報,讓此文廣為人知。1967年1月18日《中學文革報》創刊,其中《出身論》佔了三個版面,署名「北京家庭出身問題研究小組」的真正作者是遇羅文的哥哥遇羅克,他成了《中學文革報》的主筆。
18歲的主編牟志京,當時並不知道《出身論》的作者是誰。他追述與遇羅克初次見面時的印象:「他相貌奇特,個子不高,背駝得厲害,臉色極蒼白,深度近視,眼鏡一圈一圈的,但目光犀利,聲音洪亮,機智幽默……那時正是冬天,在他家住房邊搭的稱為『冰窖』的小屋裏,我感到非常溫暖……」
《中學文革報》供不應求,不斷加印。那一陣,四中門口擠滿來自各地的人,焦慮與期盼的眼睛像大海中的泡沫。他們一共出了六期,直到中央文革公開表態批評《出身論》。牟志京召開編輯會,說誰要是沒有準備犧牲可馬上退出。無人退縮,全體都留下來。
1968年年底遇羅克被捕。被捕前他對牟志京說:「我覺得對不起你,你這麼年輕,我把你拖了進來。」最後他把一封「致毛主席的信」托他保管。遺憾的是,此信在輾轉藏匿中遺失了。
1975年秋,我和劉羽去五臺山,路上把錢花光了。經大同回北京,我找到在鐵路局當工人的牟志京借了五塊錢,並在他們宿舍過夜。那天晚上,牟志京瘋狂地拉着手風琴,他眯起眼咧開嘴,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