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底加盟中銀集團人壽保險任執行總裁的蔡中虎,透過改革保險產品銷售模式,將其開創先河的銀保(bancassurance)模式發揚光大,明年首季前將擴至全線中銀逾280個網點,目標在三年內搶佔本港個人壽險新造業務市場領先位置,與現時一、二哥並駕齊驅。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現時由中銀香港(2388)持有51%股權。根據中銀香港09年中期報告披露,保險業務佔除稅前溢利比重不足2%,反映壽險並非中銀核心盈利來源,他希望,短期內提升至5%,成為主要盈利貢獻之一。
擬年底前聘300人拓銀保
蔡中虎表示,為了盡快在三年內搶佔領導地位,今年4月已在逾20間分行進行試點工作,由過往客戶經理身兼傳統、投資、保險三大範疇,改為以財務策劃經理,主攻銷售保險產品,深入了解客戶需要,為客戶在不同年齡階段作全面理財計劃。現時集團只有約80名財務策劃經理,他希望,年底前招聘300名前線員工,力拓銀保業務。
新銷售模式試行近半年,保費收入按月以倍數急升,首月保費收入已相等於過往3倍,去到第三個月,保費收入為首月的2倍,到了第六個月,保費收入相當於第三個月的2倍,主要由傳統保險產品帶動,投資相連產品則於今季重新推出。
現排第7 料三年內圓夢
按新造壽險業務計,中銀人壽市場佔有率由首季第八位,升至年中第七位,他預期,今年市佔率排名循序漸進,相當有把握三年內打入三甲,覬覦滙豐保險一哥之位。
現時中銀香港的定位為社區銀行,擁有固定客戶群,目前個人客戶的保險產品滲透率只有5%,他指,新銷售模式推至全線分行後,冀一至兩年內達至10%。
隨着中央致力打造本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先後批准人民幣貿易結算、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人民幣保險產品也可能是一個出路。他指,人民幣保險產品有吸引力,但保險公司需作資產配置,為資金謀出路,但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短期內難成事。不過,即使本港仍未能拓展人民幣保險產品,但中銀集團的中長線計劃亦包括中銀人壽在內地申辦營業牌照。
業界功臣
蔡中虎銀保開荒牛
82年加入滙豐的蔡中虎,07年底退休,曾先後擔任滙豐保險集團(亞太)行政總裁及主席,專責區內保險業拓展,他是開拓本港銀保的第一代老臣子,滙豐保險現高踞本港市場三甲,強積金業務獨領風騷。現為中銀人壽保險執行總裁的蔡中虎指,銀保模式當年由他推行,深信此模式有助推動業績,預料不同工作環境下,一樣可發揮銀保優勢。
隨着雷曼迷債風波,本港銀行投資產品收入急跌,銀行還原基本步,主攻按揭及保險業務,銀保業務逐漸抬頭。
保監會數據顯示,8月首三名的分別為滙豐保險、恒生保險和英國保誠,市佔率分別達22.4%、12.2%和11.6%,三甲中,只有英國保誠一家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