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應付全球暖化,「碳排放」成為全球焦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峯會上首次對減少碳排放作出承諾,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表示,中國未來將以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取代煤,新能源行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胡錦濤首承諾減碳排放
中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約佔全球排放量的21%,增速亦是最快。未來十年,隨着工業化、城市化及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能源消耗將大幅增長,中國控制碳排放的壓力與日俱增。
摩根士丹利預測,如果不減排,中國碳排放量到2020年將比2005年增三倍。中國經濟增長需能源支持,使用新型碳回收技術價格昂貴,故目前階段最佳方案,是集中發展新清潔能源以及改善能源效率。
目前,煤佔中國能源68%,電力、製造業及建築業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三個行業,佔總排放量的77%。但隨着收入提高、汽車深入家庭,運輸(汽車、卡車等)將成為增長最快的排放來源。
大摩表示,目前中國碳減排之路將以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取代煤,電力、水泥和鋼鐵行業將受影響;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以及液化天然氣、氣化、氣體運輸與分銷等行業將受益。
大摩推薦開發垃圾發電的光大國際(257)、美國上市的太陽能股天合光能;三隻電力設備股東方電氣(1072)、哈爾濱動力(1133)及上海電氣(2727)亦可受惠,主力從北京燃氣業務的北京控股(392)以及運輸非化石能源的中海發展(1138)亦列入推薦名單。
推薦光國北控哈動
報告建議,電力行業,除提高煤使用效率外,應向非化石能源轉變;水泥業用新型幹法水泥取代立窰水泥,中材(1893)及山水水泥(691)可留意;汽車業將加快清潔能源及高效能汽車的推廣,如比亞迪(1211)及中國重汽(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