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通識:引入認證提高質素

醫療通識:引入認證提高質素

醫院管理局從1990年成立以來,在各公立醫院推行了不少的質素改善措施,包括成立醫療事故滙報系統,定期的風險通報公佈嚴重醫療事故增加透明度;還有藥物處理程序監察系統及嚴重醫療事件政策等。
隨着公眾期望對醫療服務的不斷提升及世界醫療標準全球化,醫管局決定推行一個醫院認證先導計劃。醫院認證是全球普遍發展趨勢,許多地區都用以提升醫療機構質素及保障病人安全。

與私家醫院共同協作

國際醫院認證是醫療機構經過由國際醫療品質協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QualityHealthCare(ISQua)」認可之第三者機構,評審後而獲得的認證。在20年前,只有不足5個國家推行「醫院認證」,到現在超過35個國家推行。特區政府已成立醫院認證策導委員會,成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及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代表,指導及監察此先導計劃。
由於認證是一個複雜過程,會導致現行的醫療服務在系統、程序及文化方面有所轉變,因此醫管局將會先推行三年期的先導計劃,五間醫院包括明愛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麗醫院及屯門醫院將率先參與。
醫管局已透過公開招標形式委任澳州評審機構AustralianCouncilonHealthcareStandards(ACHS)為是次先導計劃之認證機構,並將與私家醫院共同協作推展計劃。
撰文:醫院管理局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