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疫症無病痛30歲女子染疫命危

新世紀疫症
無病痛30歲女子染疫命危

【本報訊】豬流感爆發近半年,醫學界陸續揭開其神秘面紗。現時醫學界普遍認為豬流感多數引起病毒性肺炎致命,但美國研究發現,近三成死者有雙重感染,當中逾半染上肺炎鏈球菌。本港醫生指出,如有懷疑,豬流感個案應獲處方第二線抗生素,及早對付細菌,「快啲出手,救番條命機會越大。」
本港昨新增一宗危殆個案。患者為30歲女士,沒有長期病患,本周一發病,前日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現正入住深切治療部,獲處方特敏福及抗生素,需要儀器幫助呼吸。

三成死者雙重感染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最新報告發現,77名豬流感死者的化驗結果顯示,22人死於雙重感染,其中10人感染肺炎鏈球菌,7人感染金黃葡萄球菌。死者的年齡中位數為31歲,6人沒有長期病患及肥胖等紀錄。CDC專家指出,結果反映容易感染肺鏈的高危一族,包括5歲以下、65歲以上及長期病患者均應接種豬流感及肺鏈疫苗。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說,美國每年公佈的兒童死亡個案中,三至五成屬雙重感染,一般季節流感死亡個案如是。現時醫學界普遍認為豬流感容易引起病毒性肺炎,但上述結果反映,病人也可患上細菌性肺炎,不容忽視,「醫生唔好死牛一便頸,以後要考慮埋細菌。」若果醫生有懷疑,應盡早向病人處方抗生素。
因應抗藥性問題,勞永樂建議不宜用盤尼西林等一線抗生素,應改用第二代盤尼西林及頭孢菌素等二線抗生素,盡早抑制細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