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之言服抗愛滋藥減感染風險

醫生之言
服抗愛滋藥減感染風險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一切經血液感染的疾病如愛滋病、梅毒、乙型及丙型肝炎等都可經針筒傳染給受害者,所以若不慎被針筒刺傷,需立刻求診,醫生會根據傷口、刺傷來源等因素評估感染病毒的風險,並替受害者驗血,有需要時甚至會處方抗病毒藥物,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勞永樂表示,醫生會先透過傷者有否被注射血液或其他液體,或打「空針」等,評估感染病毒的風險,「例如皮膚係表面被刺傷,抑或被深入刺傷。如果醫護人員喺工作時被愛滋病人用過嘅針刺傷,咁就高風險。」醫生並會替病人驗血,「如果搵到邊個做,醫生會驗埋行兇者,睇佢究竟有冇患病。」

有潛伏期三個月再驗

若醫生評估感染病毒的風險高,會即時處方抗病毒藥物,減低感染機會,勞永樂說:「好似愛滋病咁,家都有抗愛滋病毒藥物,預防成效最高達八成。」但除非傷者遭深入刺傷,醫生一般都不會處方藥物予這類病人。
但勞永樂續表示,不少傳染病毒是經過血液感染,包括愛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都有潛伏期,醫生會要求被刺傷者三個月後再進行一次驗血,以確定是否「中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