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導演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因32年前跟13歲少女非法性交,在瑞士被扣留。他被捕三天以來都掛着一個大問號:他逾30年來多番出入瑞士等歐洲多國,在瑞士也有房子,為甚麼瑞士這時才應美國要求拘捕他?美國《洛杉磯時報》前天(周一)報道,這可能要歸咎他的律師入稟要求檢查部門撤銷對他的指控時,指當局一直容許他潛逃在外,以免就當年處理案件有失誤作出解釋,惹來當局反感,決意拘捕他。
《洛杉磯時報》引述洛杉磯執法部門消息指,波蘭斯基三名律師今年7月兩度入稟加州法院,要求撤銷對他的指控。7月7日的入稟狀指:「自波蘭斯基逃亡在外30年來,地方檢察當局從未尋求引渡他返美,否則就要為當年處理案件失當展開聆訊。」20日後的入稟狀又說:「當局一直沒要求引渡波蘭斯基,意圖很明顯:被告成功出走,他們可將錯就錯,故意維持不合憲的現狀,好能不用為失當負責。」
消息指,兩封入稟狀惹來檢察當局反感,促使當局找機會緝拿波蘭斯基,他上周六到瑞士出席蘇黎世電影節接受終身成就獎,正提供了機會,美國和瑞士1995年就簽訂了引渡協議。
紀錄片「唱衰」檢察當局
另有陰謀論指,最近一齣關於波蘭斯基的紀錄片《RomanPolanski:WantedandDesired?》「唱衰」美國檢察當局,迫使當局採取行動報復。洛杉磯縣地方檢察當局拒絕回應種種揣測,但聲言自波蘭斯基1978年潛逃後,共八次採取行動要拘捕他,直至今次才成功。
波蘭斯基已擺出一副戰鬥格,昨日通過律師入稟瑞士法院,要求保釋,決定自辯。但瑞士司法部指,他獲准保釋機會不大,而美國有60日提出正式引渡要求,若他作出法律挑戰,基於引渡程序複雜,估計可一拖數年。
此外,繼本港導演王家衞等人後,至昨天(周二)共有110名大導演及影星聯署,促瑞士放人。聯署大導演,包括艾慕杜華(PedroAlmodovar)、雲溫達斯(WimWenders)、米高曼(MichaelMann)、活地亞倫(WoodyAllen)、大衞連治(DavidLynch)和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
路透社/法新社/美國《洛杉磯時報》
洛城檢察官誓將大導繩之於法
美國洛杉磯檢察當局對波蘭斯基窮追不捨,2005年更發出全球通緝令,皆因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庫利(SteveCooley)為人耿直,不畏強權,誓要將他繩之於法。
庫利是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兒子,年輕時曾當警察,1973年加入洛杉磯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法律文員,之後憑出色工作表現扶搖直上,2000年首次當選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2004和2008年兩度連任。
在他領導下,檢察當局近年利用DNA測試等技術,偵破多宗懸案。他不畏強權,曾迫使墨西哥政府將多名殺人犯引渡美國判死刑。即使面對國際壓力要求放波蘭斯基,他也毫不退縮:「他希望以他的方式結案,但案件會以洛杉磯縣司法制度的方式解決,他過去所受的刑罰實在非常、非常仁慈,今日的法律是絕不容許。」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