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60年:香港故事從新華社到中聯辦 低調變干預 「中央對香港 要管嘅都管」

中共建政60年:香港故事
從新華社到中聯辦 低調變干預 「中央對香港 要管嘅都管」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總理周恩來即提出「長期打算,充份利用」八字方針處理香港問題,中共更早於1947年便在港設立駐港機構新華社香港分社,證明對香港的高度重視。
60年來,新華社香港分社(2000年起改稱中聯辦)的聯繫職責沒有改變,治港手段卻由「揸大放小」走向「積極干預」。治港政策鬆緊與歷任九位社長與主任性格差別無關,變的是中央治港心態,正如資深左派中人鄭耀棠所指,回歸後中央重奪特區話事權,「中央應該要管嘅都要管。」
記者:許偉賢 莫劍弦

成立於1947年5月的新華社香港分社,首任社長是曾任周恩來秘書的喬冠華。雖然是中國官方駐港機構,但周恩來表明不急於收回香港,因此在喬冠華及其後兩任社長黃作梅及王匡治下,新華社作風低調,罕有參與港務。

許家屯較靈活 曾叫司徒華組黨

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展開,肩負談判重任的新華社積極聯繫各界,但未對香港事務指手劃腳。適逢中國走向開放改革,83年來港任社長的許家屯也緊跟中央指示,以較開明態度處事。前基本法草委、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接受訪問時便指許家屯「比較靈活」,更曾一度叫他與李柱銘組黨,作風顯然與以往的社長不同。
百萬港人89年上街聲援學運人士,一下子扭轉了北京向來較寬鬆的治港政策,當時任《文匯報》記者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中央好擔心香港成為反共前哨基地;六四後治港政策收緊咗好多。」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中央90年派出外交官出身的周南來港接任新華社社長,凸顯香港不容「被搞亂」的重大意義,政制發展更不能撒手不管,由此開始了回歸前長達七年的中英爭拗,民主派與中方陣營僵持不下,劉銳紹直指「當時中英鬥爭嘅意識,已經掩蓋咗北京原本對港政策嘅全面性。」

作為駐港官方機構,新華社是請願熱點。

周南手段鐵腕 姜恩柱「揸大放小」

中英爭拗在97年7月1日落幕,中國收回香港治權,本可理所當然地在港推行高壓政策,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鐵腕政策的周南功成身退後,換上予人感覺較為「和稀泥」的姜恩柱,緊守「揸大放小」原則,不常評論港務。
劉銳紹分析,中央不想一收回主權便予人事事管的感覺,以免激起市民反彈,因此回歸初年繼續積極不干預,「插手情況相對上較少」;鄭耀棠更指特區回歸初年,中央基本上完全放手,連一些應該管理的東西都沒有理會,喪失了主權應有的「話語權」。
不過,這種相對少干預的情況,隨着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而畫上句號。2000年易名為中聯辦的新華社,03年後被指小至立法會事務委員會主席選舉,大至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都事事干預。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員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就說過:「新華社不管的,中聯辦都要管」;中央欲在港建立第二個權力核心的野心,更在近期透過不少文章表露無遺。

新華社2000年易名中聯辦,其後由跑馬地遷往西環。

建立權力核心 暫非中央政策

司徒華便以「加火」形容中央近年對港政策,「好似溫水煮蛙咁,個火煮得好猛,其實佢哋本來嘅目的都係咁。」但劉銳紹認為有關建立第二個權力核心的言論,暫時來說非中央政策,但無可否認凸顯中國官場相當普遍的思維,「佢哋從香港幾年來施政磨擦睇到,香港欠缺一個能夠領會中央精神嘅班子。」
特區未來的緊箍罩是否繼續收緊?鄭耀棠拋下這一句:「中央應該要管嘅都要管;唔應該管嘅,中央都唔會想管」,但他強調,中央加強管治並非干預。似乎也預示了特區的前路。

歷任新華社社長及中聯辦主任

1947年5月-1949年
喬冠華
‧抗戰期間任周恩來政治秘書,官至外交部部長
‧文革時在四人幫組閣名單上而受中央專組審查,其後被免職

喬冠華(左)是新華社香港分社首任社長,1947年5月來港履新。

1949年-1955年
黃作梅
‧生於上水,高中畢業於皇仁書院,其後加入共產黨
‧55年在任時乘坐的飛機被國民黨特務炸毀,終年39歲

1958年-1977年12月
梁威林
‧畢業於日本大學政治經濟專科,曾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工作
‧任內經歷六七暴動,是在任年期最長的新華社社長

1978年-1983年
王匡
‧46年曾任周恩來秘書,及後創辦《羊城晚報》
‧履新時正值中共改革開放及中英討論香港回歸,積極參與其中

1983年-1990年1月
許家屯
‧曾任多市市委書記
‧六四時默許左派辦悼念活動,90年出走美國並被革除黨籍,但其後有指他因感情事而出走

許家屯83年抵港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時,現為電視台高層的羅燦(左)也曾追訪。

1990年1月-1997年7月
周南
‧歷任駐聯合國代表團高位以及外交學院院長
‧高度參與《基本法》起草及特區政權移交工作,曾以「雙手合十」拒絕與前港督彭定康握手

作風強硬的周南(右)1992年在一公開場合中雙手合十,拒絕與港督彭定康握手。

1997年7月-2002年8月
姜恩柱
‧外交官出身,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
‧任內曾被劉慧卿控告違反私隱條例,最終獲判勝訴

姜恩柱作風低調,少理港務,反映中央不欲在回歸初年迅速收緊特區管治權。

2002年8月-2009年5月
高祀仁
‧99年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熟悉港務
‧03年7.1大遊行錯估形勢,其後一改高調論政作風

2009年5月起
彭清華
‧03年7.1後臨危受命,獲派來港任副主任
‧52歲便接任,成為最年輕中聯辦主任

註:新華社2000年易名為中聯辦
資料來源:中聯辦網頁、《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