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財政部在港發行的6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昨正式登場。由於之前銀行在港銷售人民幣債券,被指程序冗長,是次金管局同意銀行簡化國債銷售程序,並容許銀行提供電話及網上認購,投資者最快30秒內完成程序。 記者:余美玉、陸穎恩、甄嘉儀
對上兩次公開發售人債,客戶須到銀行分行認購,並由職員評估是否適合購買,以及講解產品風險,至少需時1小時。金管局早前向銀行發出指引,容許銀行簡化銷售程序,經評估後,客戶如可承受國債投資風險,銷售過程可毋須錄音。客戶承受風險若超標,則仍需錄音,列明購買國債原因及簽訂聲明後,在另一職員見證下仍可購買。中銀及滙豐發言人表示,客戶如已開立相關戶口,10分鐘便可完成手續。滙豐表示,因國債為低風險產品,故問卷可簡化,內容亦跟足監管機構要求。
國債低風險 問卷可簡化
昨日記者到滙豐分行,表示對國債有興趣,職員先遞上國債章程,問是否需要解釋,記者表示已看過,職員即拿出問卷,着記者填寫。問卷內容包括過往曾否買類似產品、投資額佔資產值等。職員其後問記者是否了解產品性質及投資風險,可有其他問題等,過程需時約15分鐘。
除親身到分行認購國債,中銀、東亞、交銀及建銀提供網上及電話認購服務。記者昨登入中銀網上銀行認購國債,過程分兩大部份,第一部份需回答年齡及學歷兩條問題,假如年齡高於65歲,或學歷低於小學程度,系統會彈出提示訊息,指客戶屬「特別客戶類型」,建議到分行由職員處理,確保投資者明白產品性質及風險。不過,只要客戶選擇確認聲明,仍可繼續認購程序。
第二部份主要提及投資風險,包括人民幣兌港元貶值、期滿前賣出或低於成本,及此投資不受投資者賠償基金保障等。還有免責聲明、注意事項、付款指方法及退回認購款項等,快速瀏覽亦需10分鐘,如要細心閱讀,估計要半小時以上。不過,透過網上認購,沒有職員監督,可完全不看內容,快至30秒內完成整個程序。
中銀免託管及代收利息費
至於透過電話認購,熱線職員會先詢問客戶已否閱讀章程,並向客戶了解資產總值及可承受風險,過程亦算快捷。
牽頭銀行之一的中銀,推出認購國債優惠,包括豁免託管費及代收利息費,另開立人民幣戶口兼成功申請指定信用卡,可獲100元獎賞。此外,以「兌換通」換人民幣可獲兌換率優惠,由10至30點子。假設兌換2萬元人民幣,「中銀理財」客戶最多可慳60元,足夠彌補認購手續費。
有興趣認購的投資者要留意,不同渠道截止時間有異,銀行分行於10月20日下午2時截止申請,電話及網上或提早一日截止,並需預先存入足夠人民幣,因認購後,銀行會凍結賬戶內資金,以便日後過數。東亞彈性較大,容許客戶先認購、後過數,只要於10月20日截止前過數即可。其電話認購熱線職員更透露,至昨午4時仍未有接到認購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