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注意口腔衞生不但會增加蛀牙及患上牙周病的風險,更可以引發癌症,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懶刷牙的人,患上口腔癌或食道癌的風險較養成每天刷牙習慣的人高1.8倍,而早晚也刷牙,甚至餐後也刷牙,防癌效果更佳,研究人員相信不刷牙與吸煙及飲酒一樣,也是引致癌症的危險因素。
日本愛知縣癌症研究所完成全國首項刷牙習慣與癌症關係的研究,今次研究約有3,800名20至79歲的日本人參加,當中包括961人為頭頸癌、口腔癌及食道癌患者,餘下逾2,000人則沒有患癌,研究分析了他們的刷牙、吸煙及飲酒等習慣,結果發現每天刷牙兩次或以上者,患口腔癌或食道癌的風險較只刷一次的人低三成,而完全不刷牙的人患上該兩種癌症的風險,較刷一次牙的人高1.8倍;研究確定不刷牙是一項獨立的致癌因素,有關研究的詳細結果將於本月初舉行的日本癌症學會年會上公佈。
積聚細菌 細胞變異
負責有關研究的流行病學專家松尾惠太朗指,口腔及喉嚨也會產生一種可致癌的物質乙醛,口腔經常積聚大量細菌,也會增加細胞變異的風險,每天至少早晚刷牙則有助除去致癌物及細菌,每次餐後能用牙線及刷牙則更理想,但要注意餐後不應立即刷牙,因食物所含的酸性會軟化牙齒的琺瑯質,立即刷牙反而會損害牙齒,最好是在進食後一小時才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