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上周五香港收市後宣佈,將行政總裁辦公室由倫敦遷回香港,香港傳媒表現雀躍,仍在倫敦及紐約市場買賣的滙控股價,卻未見投資者以實際行動支持。事實上,滙控今次的決定,正式宣佈前大班確立的「三腳凳」業務方針策略正式死亡。
早於80年代浦偉士治下,滙控為求擺脫香港97回歸的政治風險,決定大舉拓展歐美版圖,以圖達到亞、歐、美3個主要地區盈利均分的三足鼎立局面。滙控由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開始,至02年以收購現名滙豐融資的HouseholdInternational(HI)完成其「三腳凳」業務部署。很可惜,一場金融海嘯冲散了滙控的部署。
「三腳凳」策略正式死亡
上周,滙控決定還原基本步,由過往向歐美分散投資,倒轉頭重新回歸亞太新興市場,由部署到完成再瓦解,前後20年時間兜了一個大圈,若因此說滙控的股東沒有任何得益,似乎對管理層不很公平。不錯,如果滙控不收購HI,現時的資產規模及資本實力肯定更強,但是投資市場沒有早知今日這回事,況且我們不能因為滙控在美國的過失,便一筆抹煞當年收購米特蘭那漂亮的一仗,帶來多年龐大的經濟利益。
滙控決定重新放眼新興市場不是始於上周五的「遷都」行動,今次行動只是貫徹今年初的重新部署。遷都不過是姿態,如何落實新的策略部署,才是未來業務成敗的關鍵。我們至今只見高調聲明,未見任何具體東征藍圖。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