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毒奶事件一周年剛過去,內地乳業巨頭除了三鹿消失外,餘者已迅速恢復元氣。在本港掛牌的蒙牛乳業(2319),早前交出一份理想的中期業績,蒙牛兩個月前獲得中糧集團入股成為大股東,預期雙方的協同效應發揮後,業績會有更好的表現。
蒙牛上半年營業額1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少11.7%,但純利卻增加13.6%至6.62億元。上半年營業額雖減,但營業額已回復到毒奶事件之前的9成。管理層估計,本月營業額將可全面回復舊觀。
期內純利增加,主要因為原奶價格較低、嚴控銷售開支,以及改善產品組合,令整體毛利率擴大2.6個百分點至26.7%。若不計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包括員工認股權開支、奶粉存貨撥備,以及雪災後的維修支出等),上半年經常性收入達8.72億元,按年大增3成。
中績公佈後,多家大行提高蒙牛的評級,高盛就給予「確信買入」評級,目標價24.80元,法巴更樂觀,睇26元。
中糧入股發揮協同效應
蒙牛得以迅速復蘇,除了管理層的努力,還因為政府的政策。毒奶事件爆發後,政府先後頒佈多項法規條例,並採取一系列措施,整頓乳業結構及保障食品安全。這些法規和措施,不僅有助恢復消費者對乳品的信心,更提高了乳業的入門門檻,對蒙牛這類龍頭企業,十分有利。
今年7月初,中糧集團及厚樸基金入股約兩成,成為蒙牛最大股東。中糧是央企,入股自能發揮穩定作用,提高消費者信心。更重要的是,中糧和蒙牛在業務上可以產生很大的協同效應。首先,中糧從事飼料製造和貿易,有關的經驗和關係網,將有助蒙牛取得優質而價格穩定的原奶。其二是中糧擁有龐大的食品分銷網絡,遍及海內外,對蒙牛增加銷售渠道大有幫助。
買賣策略:20.60元或以下買入,短線以23.60元為目標,跌破19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