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讀血腥鎮壓民運 趙紫陽軟禁至死

歷史解讀
血腥鎮壓民運 趙紫陽軟禁至死

六四事件(又稱六四屠殺、八九民運等,中共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發生在北京、最終影響全國和社會各階層的民主運動。中共最後動用軍隊進行血腥鎮壓;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被軟禁至死;香港也因百萬市民支持民運,被北京斥為「顛覆基地」。
它的起因,與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相關。中國從計劃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於市場混亂,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官員家人子女以權謀私,批發倒賣稀缺商品謀利,引起社會強烈不滿;時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全面崩潰,反對獨裁、追求民主成為共產國家普遍趨勢,衝擊一黨專政的中國。

數十萬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示威(圖),最終演變成六四屠殺,無數生命倒在血泊中(右圖)。

悼胡耀邦 學生天安門集會

六四事件的直接導火線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胡任總書記時,因在黨內提倡開放,反對壓制民主而遭黨內元老圍剿,被迫在1987年下台,由趙紫陽接任;但胡的膽識獲社會各界高度讚揚。1989年4月15日,他在鬱鬱不歡中突發心臟病去世,引起社會極大迴響,京城大學生們聚集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
悼念胡耀邦活動迅速演變為大規模集會,演變成對腐敗和極權的不滿,學生呼籲經濟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其後,全國其他城市也相繼爆發大規模集會抗議活動。數以萬計大學生衝擊中共政要辦公的人民大會堂、新華門等,要求與當局對話,學生們甚至在人民大會堂階梯上下跪陳情,但中共不理會。
4月26日,官方《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中共黨內高層也出現兩種聲音,趙紫陽等人認為學生是愛國的,但王震等保守派則不滿,指趙紫陽要葬送共產黨。時任總理李鵬和北京市長陳希同等則向鄧小平謊報局勢,誇大事實,令鄧小平下定決心用武力鎮壓。
5月13日,學生發起絕食行動圖迫當局對話;5月18日,李鵬等出面與絕食學生對話,虛與委蛇;5月19日凌晨,趙紫陽在時任中辦主任溫家寶陪同下,突然現身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含淚勉慰學生愛護身體,顯示他大勢已去。當日深夜至20日凌晨,中共召開黨政軍大會,總理李鵬宣佈北京戒嚴。

港百萬人遊行 變「顛覆基地」

中共調動近20萬軍隊開往北京執行戒嚴,但遭學生和北京市民在各路口阻攔。6月3日夜,軍隊接令強行入城,大軍從四面八方強行開進,一時槍聲大作,學生市民紛紛中槍倒下,舉世震驚的六四大屠殺展開。事後,官方公佈僅241人死亡(包括戒嚴軍人),7,000多人受傷;但民間和海外報道指至少有2,000至3,000人死亡。
六四事件是中共建政60年來最殘酷的一場鎮壓中國民主的行動,它導致國人心中的創傷不但迄今未癒,更因為中共拒絕認錯、不停打壓民運人士而繼續潰爛。因事件下台的趙紫陽被軟禁16年,2005年1月17日逝世。
香港民眾積極支持八九民運,捐款捐物到北京,在六四鎮壓槍聲響後,百萬市民站出來遊行,抗議中共倒行逆施。六四槍聲擊碎百萬港人的心,中共則指斥香港儼成「顛覆基地」。
中國組

當年口號

「我們絕食……我們不是尋找死亡!我們尋找真的生命!」
---1989年6月2日北京示威大學生發表絕食宣言

領導人語

「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
---1989年5月19日凌晨,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