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個下午 - 陶傑

那一個下午 - 陶傑

世界上最後一筒寶麗來的最後使用期限,下月到期了,從此,寶麗來菲林走進了歷史。
寶麗來菲林是什麼?「九十後」的電車男小朋友都不會知道──這是一種「即影即有」的輕便照相機,按一下快門,一分鐘之後,照相機的縫隙就會吐出一張濕濕的照片──不錯,那是你們可以用手機在商場電梯下偷拍裙底之前的發明,很老餅的。一切老餅的事物,為免所謂「出賣你的年齡」,都不應該知道,寶麗來照相機,像六四、反右、大躍進和「特首董建華」這個名字一樣,通通out掉了,沒有任何記憶就證明你身為Angelababy的fan屎,年輕的感覺真好。
言歸正傳。寶麗來即拍即沖成的照相機,是一九四四年一個叫蘭德的美國人發明的。那天他帶着老婆孩子去野餐,拿着一隻笨重的照相機給女兒拍照。她的女兒很可愛。美國的父親,荷里活電影看多了,就會知道,對兒女十分禮遇,一面拍,一面讚嘆:小莎拉,你真漂亮呀,笑一笑呀,對了,就這個樣子,噢,lovely,多可愛呀……
如果在清末的頤和園,換了一群中國太監給慈禧太后拍照,也說着同一樣的馬屁話,太后青春常駐,真仙女下凡呀,逗得慈禧太后大樂,就會給每個太監打賞一両銀子,接下去,起駕回宮,就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但一切在美國,就不一樣了──這就是中國父母愛把小孩送去美國讀書的理由。蘭德的小女兒給她爸爸讚得像小仙子,心急要看照片,幽幽說了一句:「爹哋,要是世界上的照片能一拍就馬上曬出來,就好了。」
同一句話,如果那天下午在頤和園,老太婆慈禧太后也有感而發,讓高陽的《慈禧全傳》也能補記一筆:「太后笑詰眾太監曰:這西洋鏡勾了我的魂,倒便罷了,爾等賣口乖,說我活像九天玄女下凡塵,何以要等上三個月之久,此等勾魂照片,小李子才送得來坤寧宮與我賞看?言畢怫然不悅。眾太監慌了,咬耳朵合議一陣,着一個膽大的跪報太后:勾魂照片,要即拍即看得見,西洋人尚未發明,即如香港的特區政府,不論大小事情,決策拍板,皆要引『英美先例』,有洋人先創始者,方敢仿效抄襲,此事小的做不得主,伏乞太后息怒。」
接下去,就沒有事發生了。但美國人不同。蘭德聽了小女兒的話,沒有像香港將軍澳師奶,看見小兒子玩美術,把天下的太陽畫成四方形狀,罵「黐線咩你」,而是一呆,想想,對呀,於是發憤研究。
四年之後,寶麗來面世了,再過一年,銷售量一百萬。那是一九四九年,離中國模仿蘇聯列寧史太林的「建國大業」,剛好是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