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華爾街日報》與霍士電視呢啲保守派傳媒,就知道美國加州中部山谷地區(CentralValley)本是肥沃農田地帶,盛產蔬果,但今年嚴重失收,皆因萬頃農田無水灌溉,農民怨聲載道,地區政府無能為力之故。何故在民主國家,言論自由國家,竟會如此?為何美國主流傳媒不廣泛報導,一於略過不提?唉吔吔,在政治過份正確,環保觀念壓倒一切嘅人士心目中,為咗河流有足夠流水養育一種稀有品種小魚,可以犧牲農民利益,自由派掌握之傳媒,一於嚴格自律,一於唔提呢件事。霍士TV做現場報導,訪問加州州長大隻佬,大隻佬阿諾舒華辛力加講到咬牙切齒,話要為農民生計用盡一切辦法請求聯邦政府幫忙,但記者問佢:「會唔會立即飛去華盛頓搵奧巴馬?」大隻佬就顧左右而言他咯。
問題在於美國有一條聯邦環保法例,內有條款保護稀有自然生物,加州中央谷需要大量雨水灌溉,雨水不足就靠山上流往太平洋之河水,因天旱而河水不夠,變成農民與珍貴小魚爭水,內政部索性關水喉,阻止河水流入灌溉系統,等河流有水養魚,農民大聲呼喊:「點解將啲河水流入太平洋都唔畀水我地種蔬果?」
魚大還是人大?美國環保人士話:「魚大。」至於農民受到嚴重損失,領救濟金,是另一回事。如此環保明顯與經濟發展/增長有矛盾,魚與熊掌,難得而兼之。近日有報導云港珠澳大橋落成之後,每日汽車流量有三至四萬輛,環保報告指出會增加屯門與東涌之噪音量,環評可能唔會通過。呢樣係普通常識啫,記得好多年前,香港人唔係有錢之時,巴士總站隔籬嘅樓宇特別容易租出,因為租客貪交通方便,容易返工。現在?多謝嘞,居民一定反對巴士總站位於屋企隔籬興建,怕晒啲噪音與碳排放也,港珠澳大橋如果興建,汽車流量不足會俾議員痛罵為大白象,汽車流量有幾萬架,議員就會痛罵噪音與排放大增。最好唔起啦,一切基建皆會增加碳排放,帶來噪音與更多污染,如果不興建,議員會點講?咪又痛罵政府唔做嘢,唔識創造新職位囉?如何是好?美國聯邦政府情願犧牲加州CentralValley農民嚟保護小魚,香港人肯唔肯為咗環保自願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