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還是折騰之路? - 奉己

復興之路還是折騰之路? - 奉己

為新中國六十華誕獻上的一道文化盛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九月二十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首演,來自首都的工人、農民、社區居民和進城務工者等各界代表受邀觀看了演出。《復興之路》是繼《東方紅》和《中國革命之歌》後新中國的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除了序《我的家園》,整台節目共分《山河祭》、《熱血賦》、《創業圖》、《大潮曲》、《中華頌》等五個篇章,全景式的展現了中華民族自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六十九年間探索、奮鬥、發展的歷史進程。

該復哪一朝的興?

關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多年來,已經無數次的被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及,並且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官方文件裏,但這個話題的內涵似乎從未得到系統闡釋,而一齣熱鬧喜慶的舞台劇顯然難以完成如此重任。其實,所謂「中華民族」根本就是個虛幻的概念,不信可以問問達賴喇嘛,或者熱比婭。至於「復興」二字,顧名思義,當然要以歷史作為參照。那麼,今日中國究竟該復哪一朝的「興」呢?
回到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或五代十國的狀態顯然有分裂國家的嫌疑,所以必須首先排除。雖說近年來內地螢屏充斥着「辮子戲」,但要「驅逐中華,恢復韃虜」,怕只怕中共豢養的憤青們不會答應。至於元朝的「興」要不要復,或許是另一個國家的內政吧!由於「暴秦」太短命,可以免談;唐太宗的血統存疑問,姑且不提。為了維護民族團結的大局,岳飛不但不再是「民族英雄」,甚至已經成了影視作品中的「禁忌人物」,所以宋朝也是個需要「和諧」的時代,不能回去。剩下「罷黜百家」的漢朝、「特務治國」的明朝,跟箝制輿論、國保橫行的當代倒有幾分神似,可惜若將「黨天下」重新變成「家天下」,難免產生「分贓不均」的問題。
「風虎雲龍亦偶然,欺人青史話連篇。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數十年。」(于右任,《讀史》。)誠哉斯言,文明史號稱五千年,但哪裏有中華民族可復的「興」呢?

六十年整人與撈錢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百多年前的中華民族是被西方列強打倒並侮辱的,而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則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事實上,中國人可能從未被甚麼人打倒,他們只是自己選擇用跪着的方式生存了幾千年,洋人的到來讓他們見識了一種站立的、真正的「人」。從那時起,中國人耿耿於懷的屈辱感很大一部份原因或許並非來自洋人的直接傷害,而是由兩種不同生活方式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引起的。
中共建政六十年,中國走過的與其說是一條「復興之路」,毋寧說是一條「折騰之路」。前三十年整人,後三十年撈錢。為整人,可以罔顧親情、友誼;為撈錢,可以無視道德、法律。傳統沒落,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復興的了,破除舊觀念、拋棄舊體制,決絕的走上「自新之路」才是唯一的出路與正途。
必須實現民主和法治,人,才能從君臣主僕的階級對立中解放出來,成為自由平等的公民。否則任由明君聖主「大救星」全權掌控國家前途、民族命運,老百姓只能身陷興亡皆苦的煉獄,萬劫不復。

奉己
大陸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