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國立和唐國強談毛澤東,崇拜前尊敬後的說得眉飛色舞;轉過頭說蔣介石,竟換來支吾以對甚至不願再說。「一切已過去,可以客觀看歷史。」這句話是他們說的,如此挺毛貶蔣,又何客觀之有?
記者:梁佩芬
攝影:陳盛臣
唐國強:青島人,曾在電視劇《三國演義》演諸葛亮、《開國領袖毛澤東》、《長征》和《延安頌》中演毛澤東,《建》片中再演毛澤東。
張國立:天津人,憑《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康熙和《鐵齒銅牙紀曉嵐》演紀曉嵐廣為港人熟識。《建國大業》中飾演蔣介石。
張=張國立 唐=唐國強 記=記者
刪減戲份不為政治敏感
《建國大業》,一部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而拍攝的電影,內地年輕人極力推薦,因為可看足一百七十六個大明星,葛優、陳道明、劉德華、李連杰、黎明……全部不計報酬,哪怕鏡頭一瞬即逝。
唐:你知道嗎?拍這片最開心是看到所有中國演員,無分你我,大大小小齊心合力。
張:還要不計片酬,你可知道劉德華拍一套片要多少錢?
唐:做到大家上下一心,為國家賀壽,古往今來,又有多少電影能做到?
張:這不是最開心,還有甚麼呢?我想,今後也難找到此機會。
記:據說是冬天時分拍攝,拍得很辛苦。
唐:唉,拍戲、工作,怎會不辛苦呢?世上沒有不辛苦的工作。你看我,今天剛到步便馬不停蹄接受訪問及出席首映,明天又要走。
張:我在上海拍攝,唐國強在北京,每天也颳寒風,真不知何來那麼多寒風,你看我們,尤其是我,戲服多單薄。開拍第一天,我真的投入不了,當然不只是天氣寒冷這問題,還有別的。
記:傳媒報道片子太長,刪減了不少戲份。
張:我被刪了九場戲,報道說八場,計少了。
唐:沒辦法,那麼大的場面,那麼大的歷史故事,說得太長,怕你們會悶。
記:究竟刪減了甚麼內容?是否怕政治敏感?
唐:哈哈,我不方便透露,這才可吸引人看電視劇(按:另有電視版)。
張:全是導演決定,都是與電影長度有關,若果全部戲也放進去,沒可能吧。
唐:沒甚麼政治問題吧!六十年前的事已經過去,人不在。我們可以客觀地看這件事。
老毛集各「家」之大成
52年出生的唐國強和55年出生的張國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曾當紅小兵,千里迢迢去國家主席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韶山。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時的情況如何,有人說忘了,有人乾脆不說了。
記:從小到大,你們怎看毛澤東呢?
張:我從小就崇拜他,尊敬他,他是個偉人,直到現在。
唐:美國曾選過對世界影響力最深遠一百人,中國只有兩人上榜,一是孔子,第二個就是毛澤東。你看!
張:那你怎樣看毛澤東?
記:我在香港受教育,只記得他是建國其中一人,發動過文化大革命。
張:啊,文化大革命!當時我們十五六歲,因為想認識毛澤東,我們一班當紅衞兵的去了他家鄉湖南韶山,之後又去過幾次。
唐:我十二三歲就去了,當時叫「大串聯」,由十五六歲孩子帶十二三歲孩子去,我帶更小年紀的孩子去。
張:去哪裏?就是鄉下地方,學耕田種菜。對老一輩人說,毛主席有很多事迹,紅軍走二萬五千里長征才有今天的樣子,這點要欣賞。
唐:我們都是追隨,年紀稍大的才叫紅衞兵,我們是紅小兵,不是正派的「紅五類」,只是雜牌,哈哈。
記:在戲中,毛澤東演得最多的鏡頭是點煙、抽煙及派煙,扮演毛澤東的你,本身愛抽煙嗎?
唐:你知道為甚麼毛澤東愛抽煙嗎?因為他是個思想家,愛思考人,做得最多是甚麼?就是抽煙。
張:鄧小平也一樣,是個愛思考的人。現在說甚麼抽煙不好不好,全是廢話,有甚麼好與不好,你需要的時候便抽,沒有人強迫你去抽。
唐:毛澤東對我來說,是個思想家、革命家、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
張:還是戰略家、理論家和文學家。
唐:他甚至是一個書法家,他的字,自成一家。
記:你也是中國書法協會的會員。
唐:我算是甚麼?只是閒來寫寫字。
記:以前有人說你長得像毛澤東嗎?
唐:沒有,我以前做包公做雍正,哪有毛澤東的樣子。
張:輪廓倒是有一點點像。
唐:全靠化妝,髮型是最重要。
承諾沒定兌現時限
看畢《建》片,千百個問號在心頭。談判不了就打仗,但為何共產黨能節節擊退國民黨?同場的台灣朋友問:「蔣介石的樣子,又是否太慈祥?」談完老毛問老蔣,估不到他倆會霎時翻臉,氣氛變僵。
記:那麼,你們怎看蔣介石呢?
張:讓「毛主席」先說。
唐:不,由「蔣委員長」先說,哈哈,這問題要由國立回答,他思維清晰,待他說完我才補充。
張:他是個殘酷不仁腐敗的人,做了很多錯的決定,屠殺很多人,不過,我們要客觀對待歷史,歷史由不同人的不同說法湊成,與我在台灣共事的人談蔣介石,版本也會不同,與我們聽說的剛好相反。這段歷史,六十年來也沒有好好處理。
唐:我覺得年輕人更加要認真認識這段歷史。
張:電影已經很客觀地去看這個時期的史事。
唐:事實上,越客觀,越有說服力。趁建國六十年,希望香港人回歸後,也要知道共和國是怎樣建成的,連這個也不知道,等於孫子不知爺爺是誰。
張:要補一補歷史課。
記:你覺得《建國大業》只是一個幌子去吸引人認清歷史嗎?
唐:是呀!起碼你知道怎樣開頭,這部電影給到你一個輪廓。如果,你是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想知道怎樣建國,更加要找更多資料,不是單坐在戲院說:「這場戲是真的,這場是假的。」
張:的確,電影簡化了某些事情,我們的願望是你有心去認識。
記:我看到的電影,國共兩軍沒甚麼事做,戰爭場面不多,蔣介石不停殺異見分子,但毛澤東呢?好像沒做甚麼,他又怎去與人民建立出感情?
唐:最重要的歷史是,共產黨是勝利的一方,事實就是事實,改變不了。
記:看國內媒體報道,你說過有一場戲──蔣介石對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說:「你不是中國的太上皇,在中國我說了算。」──被刪了,你覺得削弱了蔣介石個人的霸氣霸道。
張:都是片長的關係吧。
唐:我也有被刪啊。
記:你不是說過被刪了很遺憾嗎?
張:我只是演員,只是扮演蔣介石的人,沒必要回答你我對蔣介石的看法。
記:可是你對國內記者如此說……
張:我只是地球上一個很小很小的人,我的意見真的很重要嗎?我覺得我的看法是微不足道。
記:毛澤東真的說過:「建立民主共和國、結束一黨專政、實行全民普選」嗎?
唐:是,但他沒說明天便實行。
張:中國那麼大那麼多人,不是只談民主便可以……
記:……(氣氛僵住,問無可問了)
後記
龍應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第一百五十四頁說:「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竟然會錯。」我應一早看完這書才去做訪問,明白了這句,就不會放肆問張國立怎看蔣介石,我以為他飾演蔣介石,自會滔滔不絕討論自己的角色;我以為他們說毛澤東可以說得眉飛色舞,就說說另一個人也可侃侃而談;我以為大家真的本着客觀態度去看歷史……我開竅了,我不應從別人的話去認識中國歷史,應該靠自己發掘,所以訪問一完,我去中央圖書館借了三本書。
《建國大業》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兩黨簽定《雙十協定》望結束國共分裂,建立民主政權而發表的會談紀要。後來,蔣介石單方面破壞協定,和平談判失敗,大批國共之間的黨派曾充當調停但失敗,兩軍開戰,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映日期: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