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紅色元素利滙控股價 - 譚紹興

投資學堂:紅色元素利滙控股價 - 譚紹興

這兩天熱門話題,自然是滙豐控股(005)強勢回歸,將集團的行政總裁辦公室,於明年2月起遷回香港。
近年滙控在國內業務增長步伐極之迅速,單是過去兩年,其在內地存款額增長已相等於兩間內地中型銀行的規模,可見擴展速度之強勁。同時,滙控在國內的盈利,已由07年佔集團稅前盈利的5.4%,增至本年的17%,未來滙控在國內業務的比重,肯定會進一步增大,並佔集團整體盈利一個頗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將其「營運大腦」西向東移,由英國搬回香港。
雖然這次滙控宣佈將行政總裁辦公室遷回香港,在盈利增長上,暫時不會有太大幫助,但其高調宣佈此項搬遷,反映未來加強國內業務的決心,相信會促使個別外資大行重新評估其國內業務前景及增長,有望將滙控的整體估值調高。
由於現時滙控在國內的規模及市場佔有率,已是一眾外資銀行中最高的一間,假若以現時速度繼續擴展,估計未來數年,滙控在國內的業務有望佔集團業務1/3,在大量加入中國元素後,其市賬率應不會持續低於2倍。

近半年大大跑輸同業

現時滙控的每股賬面值大約為53至55元,其1.5倍賬面值(即大約80元),是一個不俗的長線分段吸納水平。
雖然去年10月才是金融海嘯、全球股市之股災月,但若論歐美的銀行股,則今年2、3月才是浩劫,除了滙控一度跌至33元外,美國的花旗集團及美國銀行等,亦在同期分別低見0.97美元及2.53美元的歷史性低位;即使有股神畢菲特「睇住」的WellsFargo,亦跌至不足8美元歷史低位,可見歐美銀行股的歷史性大跌浪是在3月才結束,故在比較近期滙控與美國銀行股之反彈幅度,便應由3月開始。
附圖是滙控ADR與美國3間大型銀行花旗、美銀及JPMorganChase,由今年3月至今的走勢比較,從圖中可見,美銀的反彈幅度最厲害,由3美元勁升至上周五的16.60美元,累積升幅達450%;在4者之中滙控的升幅相對較小,可見近期滙控不獨在本港大落後,在美國也跑輸給一眾美國金融股。以過往滙控大都能跑贏其他美國銀行股來看,若未來注入多些「紅色」元素,估計這種跑輸幾條街的情況將不復見。
(作者持有滙控及相關衍生工具)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