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蝴蝶斑紋變化多端,在花叢中飛舞,相當引人入勝。有環保團體發現,新階段的蝴蝶普查剛開展兩個月,錄得的蝴蝶品種已較去年激增三成,當中不乏罕有品種,如蚜灰蝶及曲紋稻弄蝶等。距離即將興建的港珠澳大橋不足一公里的東涌䃟頭,去年至今共普查到80種蝴蝶,比環評報告多五成,環保團體擔心工程會破壞當地生態,「蝴蝶活生生俾泥頭封死」。
綠色力量與蜆殼公司合作,於去年起訓練市民成為蝴蝶普查員,以於東涌䃟頭、大埔烏蛟騰、林村及粉嶺鹿頸四個蝴蝶熱點進行普查,為期24個月共分兩個階段,首階段已於本年7月完成,次階段於8月開始。調查發現,新階段的蝴蝶普查剛開展兩個月,錄得的蝴蝶品種已較去年增加三成;四個蝴蝶熱點共錄得148種蝴蝶,佔本地蝴蝶品種約六成,當中包括19種罕有及7種非常罕有品種。
以距離日後港珠澳大橋不足一公里的東涌䃟頭為例,普查員於該地共錄得80種蝴蝶品種,較環評報告多54%;他們又發現多種環評沒有提及的罕有蝴蝶品種,如靈奇尖粉蝶、吉灰蝶及曲紋稻弄蝶等。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靈奇尖粉蝶屬本地非常罕有的品種,多見於海南島及部份東南亞國家處於熱帶區域,故其出現或與本港氣溫上升有關。
憂蝴蝶遭泥頭封死
綠色力量已去信環保署補充有關䃟頭的蝴蝶生態紀錄,為港珠澳大橋項目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䃟頭鄰近大橋選址,單家驊擔心,有機會被劃為建築廢料的棄置地,將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叢林、蝴蝶活生生俾泥頭封死」。
環境諮詢委員會轄下的環評小組上星期開會討論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但不獲通過。據悉多位委員擔心工程會影響中華白海豚生態,及項目落成後額外增加的車流量,影響空氣質素。小組要相關單位在下月大會時,提交更多緩解措施的資料。
本港部份罕有蝴蝶品種
靈奇尖粉蝶
出沒地:東涌䃟頭
特點:體形中等、翅膀以黃色為主
蚜灰蝶
出沒地:大埔林村
特點:體形細小、飛行快速、全身白色配黑斑點
旖弄蝶
出沒地:粉嶺鹿頸
特點:翅膀以褐色為主、帶有白斑、常被誤認為飛蛾
資料來源:綠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