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來如此:世青早熟 - 潘源良

源來如此:世青早熟 - 潘源良

兩年一度的世青盃又再展開,讓人充滿期待。回想當年,馬勒當拿就是在世青盃打響名堂,展開其球王之路,同時也讓世青盃成為全球矚目賽事。
值得注意是,與馬勒當拿時代的世青盃相比,現今的賽事,球員的年齡限制雖然沒有不同,但個別球員甚或整隊的表現,都已經成熟得多。近年幾屆,美斯與阿古路固然早就獨當一面,恩尼斯達與丹尼爾的表現,同樣早熟得令人吃驚。換句話說,賽事的整體質素,已經與大國腳的對賽,非常接近。
當然,在一些足球發展中地區,如今屆的千里達、烏茲別克等,相信都以吸取經驗為目標;但像巴西、西班牙或德國,相信會有一番惡鬥。
年輕球員早熟的原因很多,各地的青訓工作大幅提升固然功不可沒,富豪球會絕早引入年輕小將,為他們提供上陣機會也極重要。單以西班牙為例,門將沙治奧阿辛祖18歲便亮相西甲,兩年間就已名成利就,今季以500萬歐元從華拉度列轉投馬體會任正選;而同樣早有西甲經驗的艾斯派古達,據說亦已引起雲格收歸的興趣。

小將交易應系統化

歐洲足協最近嚴打非法買賣未成年球員,或會對這個情況有所影響;但大勢所趨,球員早熟已成定局,而出色的年輕球員自然有大會垂青。歐洲足協所能做的,相信只是有效地把買賣條件系統化,藉以加強監管。
值得一提,今屆決賽周少了6屆世青盃盟主阿根廷,難免令人疑惑。個人以為,這極可能與該國近年的經濟困境有關。阿根廷舉國以足球為榮,人才輩出,絕不可能出現斷層,但經濟不振,發展難免出現混亂與阻滯。
以艾美利亞的皮亞堤為例,他才剛滿20歲,但其實早在上屆已是世青盃的奪標功臣,故阿根廷國內催谷球員成熟出國以賺取外匯的急切,由此可見一班。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