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券值錢過人民幣

外滙券值錢過人民幣

"Exchangecertificate,exchangecertificate."(「外滙券、外滙券。」)這應該是香港大洋金幣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海首個懂得的英文詞語。八十年代,十多歲的他在山東青島的碼頭工作,每有船隻泊岸,他就上前向外國海員兜搭,希望用人民幣換取他們手中的外滙券。
「外滙兌換券」是改革開放的產物,由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發行,有1979年版和1988年版。1980年4月1日正式發行,1995年7月1日停止流通,只得短短15年壽命。畢海表示,內地當時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為有效進行外滙管制,政府於是發行這款票券,讓華僑、港澳同胞、外交人員、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中國境內購物時使用。

一套炒價7800元

外滙券的正面是黃山、桂林、萬里長城(圖左)等中國名勝,「中國銀行」四字由郭沫若題字,背面全是英文(圖右)。畢海說,當年國內物資缺乏,品質最好的商品,集中在友誼商店發售,但只收外滙券。「例如一部彩電,友誼商店收1,000元外滙券,出面收3,000元人民幣,所以外滙券好受歡迎。」一套面額316.6元的外滙券,95年停用時約值400元,07年炒價升至7,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