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抽資陰霾散金磚四國領風騷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抽資陰霾散金磚四國領風騷 - 潘國光

G20峯會後,市場對各國政府退出救市的憂慮減低,美歐成熟地區亦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令9月份股票、商品、滙市普遍有極佳表現。美國聯儲局上周議息會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維持0至0.25厘,並表示將減慢購買按揭抵押債券及樓按機構債券的速度,讓原本預定年底前終止的計劃順利過渡。

末季美股波幅料大

筆者之前重申,美國經濟不足以支持股市目前的上升幅度。現時全球股滙市漲幅皆大,對經濟復蘇偏向過份樂觀,因此當聯儲局於10月底完成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到時可能成為美股下跌的理由。
另方面,基於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雖然美元近日的跌勢及風險正不斷增加,卻令原材料價格及相關股份上升,因此預期,商品出口國無論經濟或股市表現將較佳,而美股接近年底時將面臨較大的波幅,對外圍股市有一定影響,投資者應為風險管理做好充份準備。
是次美歐經濟復元後,仍將有一段時間以較過往緩慢的速度增長,相對下新興市場可看高一線,相信在資金充裕的環境下,新興股市將繼續成為升市的主流。以基本面而言,目前暫以亞洲區的狀況最穩健。在中國出口的幫助下,今年GDP增長可維持正數,亞洲發展銀行早前亦上調了亞洲(日本除外)區增長率至3.9%;鑑於歐美GDP仍為負數,對各地的影響及復蘇進度可能不盡相同,中國、印度及印尼預計為今年GDP增長最快的地區。
由於經濟回穩較為明顯,以上三地連同南韓,預期為亞洲區內最快加息的國家。因此年底前,尤其在第4季利好科技行業表現的情況下,區內較為看好台灣、印度及南韓股市。富時集團上周正式把南韓加入其已開發市場指數,將對亞洲市場的資金流向產生重大變化。南韓的升級將吸引更多外資,外資亦會因應指數調整,增持韓股。至於新興市場指數剔除南韓後,台灣與印度等權重較高的市場,很可能會被進一步擴大權重,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新興市場看好台韓

若論長期投資價值,筆者相信被喻為未來十年增長前景最佳、國際地位提升及日後影響力最大的金磚四國,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及巴西,將是資產增值的最佳選擇,年初至今,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亦以金磚四國最多。
事實上,巴西及俄羅斯總體經濟已出現轉機,7月份巴西失業率出乎預期自6月份的8.1%降至8.0%,並且仍有降息空間;而新興歐洲實質面的改善迹象亦越趨明顯,加上油價穩定於70美元水平,對俄羅斯等產油國展望亦屬正面。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