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慈禧60大壽的歡與不歡 - 李平

盡論中國:慈禧60大壽的歡與不歡 - 李平

中共建政60周年之際,內地對互聯網的審查、封殺變本加厲,但網民總有辦法突破封鎖。清朝慈禧太后籌辦60大壽慶典的往事,成了以古諷今的最熱門故事,特別是她怒斥要求停辦慶壽工程的戶部官吏,更令網民感慨萬千。
1894年,慈禧的「六旬慶典」花費了國庫500多萬両白銀,而政府為籌軍費竟需舉借外債,日本也看準「今年慈聖慶典,華必忍讓」的時機,挑動侵華的甲午戰爭。戶部上書慈禧「請停工程」,結果,慈禧大怒:「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慶建政60周年 猶如慈禧做壽

在內地曾廣受歡迎的電視劇《走向共和》,對慈禧當時怒斥百官有頗長的演繹。她將自己的壽慶視為大清國「河清海宴、國泰民安、同治中興」的標誌,因此不容洋人、老百姓看不起,也因此咬牙切齒地警告:「誰讓我這個生日過得不舒坦,我就讓他一輩子不舒坦。」
網民感慨的是,一來當局現時籌辦建政60周年慶典的心態,一如當年慈禧,只是為了一己之歡,罔顧貧富分化、社會不公;二來今日草木皆兵,因擔心被放炸彈,超市禁用自動存包箱,因擔心刀具被用作兇器,超市禁賣菜刀,豈有喜慶之情?三來,當年還有官員敢站出來反對慈禧,今日還有那個官員敢惹主政者不歡?誰不怕「終生不歡」?
值得一提的是,《走向共和》在2003年被當局禁止重播,原因是電視劇被指影射江澤民在中共十七大卸任總書記後仍垂簾聽政,但也有消息稱,真正令當局擔心的是國父孫中山在劇中最後的演講。
孫中山在演講中重申,共和國的觀念是平等、自由、博愛,痛斥當時「只有當權者的自由,權力大的有權力大的自由,權力小的有權力小的自由,民眾沒有權力、沒有自由」、「只有民眾對當權者恐懼的『愛』,而當權者對民眾只有口頭上的虛偽的『愛』」。這又何嘗不是今日之寫照?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