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共醫療事故接踵發生,醫院管理局最新一期《風險通報》再自爆三宗醫療事故,包括有醫生將兩名嬰兒的X光片調轉,令其中一名剛接受心臟手術的嬰兒無故被插入胸腔引流管。其餘兩宗同樣因為醫護人員事前沒有核對清楚病人身份或接受治療的部位,令病人分別接受了錯誤的眼部與牙科手術,出現「射錯眼」與「剝錯牙」。
三宗事故最嚴重一宗,是醫護為嬰兒插錯管。醫管局表示,嬰兒甲接受了俗稱「開心術」的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後,需靠呼吸機維生,而嬰兒乙則因為嚴重的呼吸問題而需要插管幫助呼吸。
揭發調錯X光片
護士為兩名嬰兒照X光後,將兩張X光片一同放在護士站等候醫生診斷,負責診斷的醫生,卻誤將嬰兒乙的X光片當成是嬰兒甲的,以為嬰兒甲患有氣胸疾病,於是安排為其插入胸腔引流管,結果插入後才發現嬰兒甲的胸腔根本沒有漏氣,揭發調亂了X光片。
另一宗事故發生於政府眼科門診,一名病人到門診接受右眼激光治療,事先在右眼滴眼藥水令瞳孔擴張,當醫生喊叫另一名病人時,該病人卻「聽錯」以為叫自己,走進了診療室,但醫生其實是準備為另一名病人做左眼激光治療。該病人做完左眼治療後步離治療室,竟聽到另有醫生再呼喊自己名字,才知道之前擺烏龍,結果他要再接受右眼激光治療。
未核對病人身份
最後一宗是病人慘被剝錯牙。該病人原本要剝除右下顎及上顎的臼齒,但麻醉師、當值護士及牙醫,按程序進行手術前核查後,剝牙手術卻由另外兩名牙醫負責,結果其中一名做手術的牙醫,錯誤拔出了病人左下顎的一顆臼齒後,護士才發現剝錯牙。
醫管局在通報指出,在「插錯管」與「射錯眼」兩宗事故中,醫護人員明顯無清楚核對病人的身份,便貿然施手術,建議日後應清楚核對身份,包括核對病人身份證。在「剝錯牙」事故中,則因為核查程序與施手術由不同牙醫負責,醫管局建議,日後在手術室內應用白板標示須拔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