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風電設備產能過剩整頓在即 水電、核電料成新貴

內地風電設備產能過剩
整頓在即 水電、核電料成新貴

【本報訊】在善用資源的大前提下,除光伏產業被列為產能過剩「黑名單」外,風電設備亦被指產能過剩要整頓。能源新貴由水能和核電補上。 記者:尹燕麗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昨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中國的風能、太陽能產業等可再生能源,近年發展步伐急速。他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在風能的裝機容量將處於世界第一、第二位。

發改委:風能容量將冠全球

不過,他提出警告,中國生產風電設備商過多,除東方電氣(1072)、中航重工、航太集團、兵器集團等國企,規模較小的約有70、80間,上述企業不包括風力發電設備的零部件,像葉片、變速箱、塔架、電機等生產商,風電設備生產商已出現產量低和缺競爭力。市場人士相信,風電設備將是下一個要整理行業。
張國寶亦強調,國務院提出的風電過剩,指的是風電設備的過剩,而非風電事業的過剩。他指沒有人發出中國風電事業過剩的消息,亦沒有人說中國的風電搞得太多而要少搞。政府發出嚴控資訊,是讓投資者能夠冷靜地作出決策。
另外中國的水能資源非常豐富,在世界上也是排在最前面,但張國寶指出,中國現在水電的開發比重是非常低,要善用。張國寶又稱,中國將較大幅度提高原定核電所佔比例的目標。根據官方之前規劃,至2020年將建成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預計佔總電力容量的4%,不過,這個目標顯然已經過時。張國寶在未有提到調高比例,內地傳媒指比例提高到8%。
至於光伏產業的過剩問題,已令原材料多晶硅的價格去年最高時曾達到每公斤450美元,價比黃金。工信部電子資訊司會同規劃司、產業政策司、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與業界商討,研究建立工業和資訊化部多晶硅產業監測、預警體系等監察方法。

水能資源豐富 開發仍低

光伏、風電所面臨的挑戰是產業集中度不夠,缺少統籌監管,造成重複建設,尤其是小企業落後產能的過剩突出。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加強統一規劃,制訂行業標準及產品驗證,支援研究創新,以實現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