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想像,廣播處長口中的好朋友──將由特首委任產生的顧問委員會,必然成為一個計時小炸彈,很適合給提交到立法會研究一番的惹火尤物。
按理說,人選還沒有出來,也不宜以陰謀論斷定特首一如以往任人唯親,委盡跟他有相同理念的人進去,變相成為編輯自主之上的真主兒。估摸一下,與特首有親的人,能倖免於當這類花瓶角色的也所剩無幾了,很多一當就成了公職王,還有誰堪當這小任?
的確只是小任,要在港台頭上添個太上皇,委員會的名單並不重要,港台將來提供的公共廣播服務,到底會為誰而服務,不大可能取決於這個委員會提供的意見。這些架床叠屋的顧問團,存在已久,不過是例行擺設,一如政府所言,港台不可以不考慮他們的意見,但又可以自行其事,能主事的另有其人其法。
這就是成立顧問團無謂之處。據說,受委任人士來自各行各業,也包括普羅市民,即是說,對節目提意見的,主要是行外人,那就是純粹以觀眾聽眾身份,給港台節目路向大談觀後感。可別忘了今後港台不是「公共廣播中」,而是明正言順的製作不與民爭利、不以受聽率為優先考量的節目。一時之間,本地哪來那麼多行外人對公共廣播有真知灼見的人,也是個疑問。但若然扮演不到這個角色,只是普通對節目意見一則又一則,成立一個留言區不是更收集思廣益之效?大部份媒體久不久都會做些針對不同受眾群的意見調查,鐵打的意見團流水的民意不是更好更有效?顧定人選的顧問團,不是擺出來嚇唬人的花瓶,還能像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