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出品,必屬佳片」,五十年前的金句,昔日《大醉俠》、《獨臂刀》、《刺馬》等大俠風光,時下年輕人可能聽的多看的少,趁着下月1日開始的邵氏金禧50周年電影節,大家可重溫多部經典邵氏名作,40多年前的武俠片,用今天動輒打餐死的標準來看,簡直不可思議。
撰文:吳佩思
胡金銓的《大醉俠》與張徹執導的《獨臂刀》在邵氏武俠電影中齊名,當年陳鴻烈與岳華是邵氏新人,處男作《大醉俠》,原來多得六叔邵逸夫帶挈,皆因當年胡金銓本擬自導自演扮大醉俠,其好友陳厚扮玉面虎,造型都定了,不過邵逸夫嗌停:「陳厚拍時裝片係好靚仔,但佢戴咗個頭套之後觀眾會覺得好滑稽。」於是六叔提議用邵氏培育的新人,選中岳華做大醉俠,陳鴻烈做玉面虎。
創真刀拍片先河
《大醉俠》當年作出了不少新突破,最重要的是刀。陳鴻烈憶述:「我哋用嘅刀全部係真刀,係英國以前喺科威特軍營幫佢哋用鋼鐵鑄出嚟,所以好重,而且動作會慢,到後期先改用竹刀。胡金銓讀得歷史多,所以《大醉俠》係第一套真正用明朝嘅服裝,亦都開始咗有白色嘅服裝,以前武俠片同古裝戲全部唔講究呢啲嘢,道具同服飾只係根據京戲同粵劇樣式嚟拍,之後所有邵氏嘅導演先開始改變,張徹所拍嘅戲亦都開始改用白色嘅戲服,開始講究歷史。」
用真刀真槍最大弊病是容易受傷,拍《大醉俠》時,陳鴻烈試過被鄭佩佩刺了一刀:「因為佢太重喇,打嗰陣唔小心,一把鐵刀就刺落我個嘴,第二日成個嘴腫咗。」拍《插翅虎》時吊了200多次鋼絲,有次失足從瓦頂跌下來,整個人倒轉頭部幾乎着地,幸好武師力氣大,拚死扯起他才保命,陳鴻烈笑言﹕「好彩我嗰時好輕,條腰得26吋咋!」
陳鴻烈續說:「至於第三個突破就係,《江湖奇俠》之前嘅正派全部都有笑容,但我喺《大醉俠》裏面演嘅反派玉面虎係冷面嘅,所以特別化妝化到好白,佢一出場嗰幕,大家都嘩一聲,猛話:『呢個係邊個呀?』之後所有武俠電影正派都變埋冷面,冇一個有笑容,所以你睇到《大醉俠》嘅影響真係好犀利。」
經典電影節奏慢
一眨眼《大醉俠》已是有40多年歷史,用今天的角度來看,武打節奏慢得令人不耐。兩人拿着兵器對峙,劍拔弩張,背後鼓聲雷雷山雨欲來,你屏息靜氣等待埋身肉搏一刻,誰知各自彈跳一輪、電光火石兵器一碰又各自彈開,再擺功架對峙還原基本步,陳鴻烈笑道:「有次我個仔睇番《大醉俠》,嗰陣佢得11歲,佢同我講,阿爸你係咪拍緊笑片呀,好好笑呀!我自己睇番又真係覺得好好笑﹗慢到咁,其實佢哋應該搵個高明嘅剪接師,將個節奏剪快啲,觀眾睇唔出o架!」
攝影:仇志德
場地提供:馬可孛羅香港酒店TheContinentalClub
邵氏金禧電影展
邵氏電影有「東方荷李活」之稱,片庫裏收藏了無數值得再三回味的經典電影,適值50周年紀念,天映娛樂安排了14部經數碼復修的電影,在九龍灣影藝戲院播映,讓戲迷重溫當年情。
戲名:大醉俠(1966)
日期:2/10 星期五
時間:10:30am
國際級大導演胡金銓首部武俠片,意識、技法脫俗高明,深受國際影評家讚賞,而岳華演繹出古人的豪邁。
戲名:獨臂刀(1967)
日期:4/10 星期日
時間:10:30am
導演張徹開創了百萬票房的紀錄,並樹立了新派武俠電影典範,而王羽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戲名:新獨臂刀(1971)
日期:5/10 星期一
時間:10:30am
由王羽換上了另一俠客姜大偉,片中他自廢右臂隱居,再為友報仇單刀赴會,表現手足情義。
戲名:十四女英豪(1972)
日期:6/10 星期二
時間:10:30am
宋朝楊門女將衞國安民的英勇事迹,拍攝歷時兩載,動用邵氏全體女星,戰爭場面浩大獲獎無數。
戲名:金燕子(1968)
日期:7/10 星期三
時間:10:30am
女俠金燕子(鄭佩佩飾)被韓滔(羅烈飾)相救,燕卻情牽故友蕭鵬(王羽飾),三人之間愛恨交纏。
戲名:刺馬(1973)
日期:15/10 星期四
時間:10:30am
據清朝四大奇案改編,狄龍成功演繹亦正亦邪的馬新貽,贏得第11屆金馬獎優秀演員特別獎。
戲名:少林三十六房(1977)
日期:18/10 星期日
時間:10:30am
1978年香港十大賣座電影,同年獲亞洲影展最佳動作片獎,由少林片代言人劉家輝主演。
戲名:馬永貞(1972)
日期:19/10 星期一
時間:10:30am
山東少年馬永貞(陳觀泰飾)來到上海打拼,更在擂台打倒洋人大力士,雪了國人之恥……
戲名:天下第一拳(1972)
日期:20/10 星期二
時間:10:30am
劉家榮任武術指導,在1973年上映時,不但在本港引起哄動,更揚威歐美市場。
戲名:霹靂十傑(1984)
日期:21/10 星期三
時間:10:30am
導演劉家良以三德和尚(劉家輝飾)與方世玉(小侯飾)兩師徒的恩怨事迹作為焦點。
資料來源: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