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峯會,昨日(周四)起在美國匹茲堡一連兩日舉行。這是金融海嘯爆發一年後,G20第三次開峯會商討救市和防止危機重演的對策,但現在各地金融市場回穩,經濟開始復蘇,G20失去萬眾一心救災的逼切性,有分歧也不急於立即化解,外界對這次峯會取得實質成果不存厚望。
「時間是改革的敵人。」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在G20峯會前夕警告:「金融體系和經濟雖某程度恢復正常,我們不能就此自滿。」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總裁卡恩(DominiqueStrauss-Kahn)慨嘆,各國領袖總是在全世界恐慌時才較肯合作。
法主張嚴打避稅天堂
投資市場最關注的焦點,是G20何時退市。美國和IMF呼籲各國不要立即削減刺激經濟計劃的規模,但各國經濟近期都有改善,德國和法國已開始大談退市策略,以免通脹失控。立場現分歧,預期峯會只會通過確認復蘇才退市的原則,具體退市時機半年後再談。
至於加強金融監管防再爆危機,各國同樣分歧。美國提出的方案,主要從提高銀行資本儲備要求入手。法、德則認為限制銀行高層花紅才有望令銀行減低高風險投資。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更重提嚴打避稅天堂,將提出明年向不合作的避稅天堂實施制裁,巴西則提出要對銀行每年進行「壓力測試」。官員會前放風,指一個不硬性一刀切限制花紅的方案,或可在峯會達成共識。
這次峯會的新焦點,則是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提出的全球經濟回復均衡方案。他希望建立一個互評進展的框架,由IMF每半年提出復衡政策建議,要出口國增加消費,負債國多儲蓄,來扭轉過往靠美國過度借貸消費來支撐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中國現時私人消費只佔經濟的1/3,英、美則是2/3,中國人儲蓄率達40%,美國只有3.2%。
美經濟方案勢遇阻力
外界預期這方案遇到很大阻力,以出口為經濟增長動力的中國,將受很大衝擊,對方案有所保留。世界第一出口國德國亦冷待這方案,指峯會焦點應是討論金融監管。
奧巴馬亦想在這次峯會扣上氣候問題,說他會提出各國逐步停止鼓勵使用石化燃料的政府補貼,但預計會受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國反對,指會打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兩次峯會 穩定市場信心 難滅保護主義
今次是第三次G20峯會,第一次是在去年11月舉行,第二次在今年4月,致力要在金融海嘯下拯救全球經濟,議題一堆,但成效有待驗證。
法新社
聯手救市--
去年11月華盛頓峯會後各國共投入5萬億美元(39萬億港元)刺激經濟,加上今年4月倫敦峯會各國承諾提供11,000億美元(85,800億港元)資金,為國際金融機構增資,成功穩定市場信心
反保護主義--
兩次峯會各國再三承諾不增設貿易壁壘,避過爆發嚴重貿易戰,但倫敦峯會前已有17國違諾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美國近日又向中國製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保護主義陰霾未散
重開多哈回合貿易談判--
華盛頓峯會宣言要在明年底完成多哈回合談判,談判停頓14個月後,本月初重新開始部長級會議,未來數月將會加速談判,但各方就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等問題分歧仍很大
改革國際金融體系--
倫敦峯會同意成立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提供預警和行動建議,開了兩次全體會議,在修改國際會計準則、建立宏觀監管、跨境危機管理等方面展開工作
限制金融機構薪酬花紅--
金融穩定理事會已草擬詳細指引,供G20峯會成員討論,當中包括引入限制,令資本水平低的銀行不能發放巨額花紅,而德國和法國政府,則要求一刀切限制發放花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