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中冶(1618)首日掛牌破底、及恒基地產(012)主席「四叔」李兆基「抽新股冇用」言論影響,昨日開始招股的4隻新股,孖展反應均不太理想。四叔昨亦重申,現時上市的大部份新股均可以「豬頭骨」來形容。
本報綜合6券商孖展認購數據,永利澳門(1128)只錄得約6.7億元,盈德氣體(2168)約4.2億元,中國鐵鈦(893)約6.7億元,而澳優(1717)則約1.8億元;當中只有中鐵鈦公開發售部份已超額認購,盈德及澳優僅足額。券商普遍的孖展息率介乎1.7至2厘,亦有個別券商將息率降至1.5厘,惟未有對孖展認購帶來太大刺激作用。
中鐵鈦孖展跑出 澳優最差
公開發售部份昨日截止認購的華潤水泥(1313),市場消息稱,超額認購約80倍,按公開發售部份集資約6.39億元計算,凍結資金超過510億元;由於國際配售反應同樣踴躍,潤泥很可能以中上限定價;其招股價介乎3.2至3.9元。
公開發售同於昨日截止的恒盛地產(845),消息指超購約50倍,凍結資金約450億元;公司計劃以中間偏高水平定價,其招股價介乎4至5.3元。另外,市傳江蘇省地產商明發將於下周進行上市聆訊,集資約80億元,德銀及美林是保薦人。
四叔昨公開回應新股問題,指目前大部份新股均是「豬頭骨」,是「雞肋」,即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故現時他對新股興趣不大,認為「好難搵食」。他更慨嘆,有些新股基於「估價估到盡」,只值1元的,居然以2元甚至3元的招股價上市,令上市後水位有限。
他又呼籲散戶不宜盡信利用名人「入飛」作宣傳的新股,應看清股份質素,不要隻隻認購,否則會賺少蝕多。不過他強調,他已認購約7.8億元的潤泥,屬心水選擇,並不是「畀面」才認購的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