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醫藥分銷股低價買得過 - 譚紹興

投資學堂:醫藥分銷股低價買得過 - 譚紹興

昨日本欄以「國藥若見20元先獲利」為題,見報後收到不少朋友的email及來電詢問,最搞笑是上午收到來電問國藥何時見20元,下午則改為詢問是否20元以上沽貨?
筆者建議國藥在20元以獲利回吐,主要是從國藥的2009年預期PE計算出來。現時國藥在2009年的每股盈利預期大約為0.4375元,但這已經沒有包括因行使超額配售後的進一步攤薄影響,故0.4375元每股盈利已是較為樂觀。因此便得出國藥股價在20元時,PE便為45.7倍,而在21.875元時,其PE便高達50倍。國藥在20元以上,其PE已高達40、50倍,現時國內的藥業股,平均PE大約是30、40倍,好像國藥股份A股,其PE只是30多倍,相對國內藥業股,國藥已不算便宜。
當然上述分析只是從現有資料來看,並沒有包括其他可能性,例如國藥與上海醫工整合的機會,以及收購中國生物技術集團等可能性。市場估計,在今年6月,國藥新董事長宋志平就任後,頗大機會進一步收購合併其他內地的醫藥國企。這些未知的整合因素,相信會令國藥的股價進一步上揚。

表現不俗可持長線

國藥是內地規模最大的醫藥分銷企業,在公司架構及業務方面,亦與歐美的大型醫藥分銷股(HealthCareDistribution)類似,例如美國3大──McKessonCorp、AmerisourceBergenCorp及CardinalHealthInc等股份,當中較多大行的研究報告以美國最大型的醫藥企業McKesson與國藥作比較。
此外,根據Standard&Poors的資料顯示,這些3大醫藥分銷股的PE大約介乎10-30倍不等,即使McKesson的PE亦只是18倍,故相對上國藥的估值微微高了一點。
至於美國的醫藥分銷股股價表現方面,附圖是這3大醫藥分銷股與道指在過去1年的走勢比較,除了Cardinal基於個別因素表現落後外,其餘兩隻皆能緊貼或跑贏美股,整體表現不俗。從上述股份表現可見,醫藥分銷股亦是一類可作長線持有的股份,只要你不是在太高估值水平吸納!40、50倍PE的股份,當然有機會進一步上升至60、70倍,甚至100倍,但須密切留意跳車時刻!
最後,一上市便潛水的大型新股,其質素亦有可取之處,故筆者會考慮候機吸納。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