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噸沙塵暴 澳洲70年一遇悉尼紅塵滾滾

500萬噸沙塵暴 澳洲70年一遇
悉尼紅塵滾滾

「我以為世界末日(Armageddon)來了。」澳洲悉尼居民卡倫,昨天(周三)一覺醒來,只見漫天紅塵滾滾,心裏一陣恐慌。但不是世界末日,而是特大沙塵暴(duststorm),超過500萬噸沙塵從天而降,吹襲新南威爾斯省,省府悉尼交通大受影響,空氣污染嚴重比正常水平高1,500倍,當局呼籲市民切勿外出,哮喘病患者立即發作。今次是澳洲70年一遇的沙塵,滾滾紅塵更向昆士蘭省甚至鄰國新西蘭蔓延,估計三天後才會消散。

據澳洲氣象局表示,新南威爾斯省近日受冷鋒吹襲,時速高達100公里的西北強風挾着暴雨,颳起內陸乾旱地帶超過500萬噸沙塵,吹向1,167公里外東南沿海人口密集城市,由南面的Ulladulla,吹至悉尼,再吹至布里斯班,半個新南威爾斯省都紅塵滾滾,沙塵暴帶蜿蜒至少1,000公里,最終更可能吹向鄰國新西蘭。

平日的悉尼歌劇院

市民趁這難得機會,拍下橙紅色背景的悉尼港灣大橋風光。美聯社

空氣污染比正常嚴重1500倍

昨天早上,悉尼市民睡醒,驚覺天地都不同了,藍色的天空變成橙紅色,白色的悉尼歌劇院變成橙紅色,連港灣大橋和街上汽車都是橙紅色。卡倫說:「當我從廚房望望天色,只見紅色的曙光,我以為世界末日來了。」
據當局估計,每小時有7萬噸沙塵吹越悉尼上空,散落在塔斯曼海(TasmanSea)。沙塵暴吹襲下,悉尼昨日每立方米空氣粒子比正常水平高1,500倍,即多達15,400微克,比平時的10微克、山火爆發時的500微克都高。結果,空氣污染指數相當驚人,悉尼錄得屬災難性水平的4,164水平,比市200屬危險的水平高得多。
空氣污染嚴重,悉尼橙茫茫一片,能見度極低。悉尼國際機場能見度降到400米,加上受強風影響,國際航班都不能降落,三班由新西蘭飛來的航班被迫折返,其他則要轉飛墨爾本和布里斯班等城市,航班受延誤,有乘客須更改行程。悉尼港渡輪貨輪全面停駛,平常人頭湧湧的邦迪海灘(BondiBeach)罕有的水盡鵝飛。
救山火直升機暫停出動,駕車司機減慢車速,交通大受影響。沙塵暴更啟動悉尼商業區一些建築物防火系統。

市民上班時,都要用圍巾掩住口鼻,以免吸入有害沙塵和污染物。法新社

泊在路邊的汽車,表面都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沙塵。法新社

衞生部籲市民留家中少運動

新南威爾斯省收到300多人報警求助,聲稱呼吸有問題,多了哮喘病者發作。新南威爾斯省衞生部門呼籲市民留在家中、帶備藥物和面罩、減少運動、避免前往健身室,老人、小孩、孕婦、哮喘病、心臟病、肺病及呼吸系統病患者,更要格外小心。當局沒宣佈停課,但很多家長都不讓子女上學。省內布羅斯希爾(BrokenHill)能見度急跌到10米之下,當地鋅礦場緊急關閉。
今次是澳洲1940年以來最嚴重沙塵暴。在澳洲,沙塵暴並不罕見,但多在人迹罕至的內陸乾旱地帶發生。新南威爾斯省氣候轉變和水務部門首席研究科學家利斯說:「沙塵暴時有發生,但極少吹到這麼遠,影響東部沿岸和悉尼等大城市。」氣象局預測沙塵暴要持續三天,當低氣壓離開,移出大海後,風勢緩和,沙塵暴才平息。

在沙塵暴吹襲下,悉尼港灣大橋天空呈橙紅色,能見度大減,無法像平日那樣看到對岸景致(右圖)。路透社

悉尼市金融區平日摩天大樓矗立,氣象宏偉(右圖),但在沙塵暴下變成一堆黑影。路透社

1970和80年代期間,沙塵暴颳走大量營養豐富的表土,造成農業失收和牲畜死亡,農民損失甚大。今次沙塵暴也刮起東部農地珍貴的表土,但經濟損失仍未評估。有專家認為,沙塵暴對小麥影響不大,因為小麥下月就收割,今年小麥只受旱災影響,收成減少20%。
澳洲廣播公司/《每日電訊報》/美聯社/路透社

新聞冷知識
經陽光折射 塵粒含鐵質 藍天變橙紅

沙塵暴為甚麼會令藍天也變成一片橙紅色?答案:陽光反射在含高濃度鐵質的沙塵粒上,折射成為紅色。
悉尼大學物理學教授蒙格(TonyMonger)解釋,陽光由藍和紅等顏色組成,但空氣中的粒子往往將陽光折射成藍色,因此人們看見天空是藍色的,但「沙塵暴粒子和空氣粒子不同,當中夾雜很多灰塵和浮質,鐵質更是紅色,因此折射出橙紅光」。
新南威爾斯省物理學院助理教授博克斯(MichaelBox)則說,含大量鐵質的沙塵散落大海有個好處,就是可刺激浮游物生長,吸收二氧化碳。
《澳洲人報》

衞星圖片顯示澳洲東部被一大片橙紅色沙塵暴覆蓋。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