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深創板勿重蹈香港覆轍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深創板勿重蹈香港覆轍 - 曾淵滄

近一段日子,股市新聞幾乎都集中在新股身上,新股太多了,目不暇給。不單是香港有大量新股上市,內地股市也有許多新股上市,最受注目的應該就是討論多年的深圳創業板正式開鑼。
在香港,創業板可以說是不成功,近年來幾乎沒有甚麼新的創業板股上市,創業板的成交零零星星,除了極少數有炒家在背後進行短期炒作外,一些資本較雄厚的創業板股也先後申請轉向主板上市,那也就是說,創業板股是次等股,次等股如何吸引投資者呢?
香港創業板始於10年前,當時,巧逢資訊科技泡沫,創業板推出初期也曾引起轟動,記得當年為創業板打頭炮的Tom.com上市,繳交申請表格的人龍排了幾條街,盛況空前。Tom.com上市後,股價也曾經熱炒了一段時間,但是,資訊科技泡沫爆破後,香港創業板也就江河日下,越來越差,今日已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希望深圳交易所會吸取香港的教訓,不好讓深圳創業板重蹈香港的錯誤,當年香港創業板所犯的錯誤是甚麼?
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把關不嚴。
照理,創業板即鼓勵創業,可以允許仍無業績的企業上市,但是,當年創業板允許過多空談遠景的空殼企業上市,最後大量這類空殼公司燒光了上市集資的錢,也就無疾而終,投資者從此不再相信創業板。

渣打印度上市利股價

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業板是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大量高科技股打造了納斯達克股市的光輝,這些成功了的高科技股,在壯大後也沒有放棄納斯達克市場,轉到傳統的紐約交易所上市。
當然,香港創業板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香港的確沒有任何高科技企業可言。數年前,我曾經評論過在創業板上市的長江生命科技(已轉至主板,編號775)搞高科技的醫療研究沒前途,最後改為賣維他命才能轉虧為盈。
渣打集團(2888)正準備在印度上市,渣打在傳統的前英殖民地經營了150年,基礎穩定,在印度上市,對股價而言應該有正面的影響,現在,渣打的最大股東是新加坡政府,渣打更應該在新加坡上市。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