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旅遊景點在「十.一」前瘋狂加價,包括著名的安徽黃山、四川樂山大佛、雲南石林等,加幅由15%至125%,完全不把國家發改委的「限價令」放在眼內。不少原本趁八日長假外出旅遊的民眾批評「趁火打劫」。有本港旅行社指,部份門票加幅或須團友負擔,但亦有業者表示,加價對本港旅行團影響不大。
景點加價的理由均大同小異,例如要彌補保護資源資金不足、償還債務、控制遊客流量等,加幅最少15%,部份更加逾一倍,遊客要多付20至60元不等。
內地民眾對景點趕着在「十.一」前加價十分反感。在天津工作的張小姐稱,景區這時加價,如同趁火打劫;也有民眾認為現時景點的票價已經太高,一家三口隨時要花近千元買門票,令參觀景點成為有錢遊客的玩意,影響他們旅遊的意欲。
民眾反感 斥趁火打劫
香港新華旅遊業務發展部助理總經理陳鴻昌稱,未收到內地景點加價通知,但不少景點的門票不包括在團費內,而是團友在現場購買。美麗華旅遊總經理李振庭則指出,提出加價的景點都不是在「老少咸宜」的熱門路線,前往這些景點的遊客屬小眾,他們不會受加價數十元影響,會照舊到這些景點參觀,影響不大。
內地輿論批評部份景點,以加強保護資源作為加價藉口,例如雲南石林去年門票收入高達3億元,日常資源保護支出僅需3,000萬元,人員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接近1億元;黃山每年亦只有十分之一的門票收入用作景區保護。
內地旅遊業者稱景區亂加價可能會嚇走遊客,並指出經營景區不單止為門票收入,而是要吸引遊客前往在當地消費,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不用門票的杭州西湖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新華網/《北京晨報》
旅遊景點門票大幅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