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顯示,西太平洋地區的豬流感死亡個案中,健康人士佔四分一,青年至壯年更佔一半。世衞專家指情況令人擔憂,但對背後原因茫無頭緒。本港流感疫情繼續在學校蔓延,昨日中招學童達782人,共12間學校停課,包括聖保祿中學等多間名校。 記者:白琳
世衞西太平洋區域顧問葛西健昨日在港出席會議時,公佈豬流感死亡個案最新數據。截至上周六,此區共有352宗死亡呈報個案,25%沒有長期病患,包括3名孕婦。16至30歲及31至45歲的患者各佔總死亡人數的25%。這些個案一般病發5天後入院,由病發到死亡約11日。六成最終死於嚴重肺炎,其次為充血性心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分別佔14%及12%。
其中五校爆豬流感
葛西健坦言,世衞仍未能查出健康人士一病即死的原因,有專家估計這些患者的身體狀況可能容許豬流感病毒極速自我複製,導致病情急轉直下。
本港昨日共有3間小學及8間中學因爆發流感,今起停課七天,其中五間學校證實爆發豬流感。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的中招人數最多,達111人,聖保祿中學及聖士提反書院分別有81及73人發病。有83人中招的聖若瑟英文中學昨停課至下周一。受影響學童共782人,年齡5至17歲,全部情況穩定,毋須留院。
死亡率港高達17%
本港昨日新增721宗豬流感個案,患者5個月大至78歲,累積約2.32萬宗。
三宗新增危殆個案均有長期病患,其中兩人需使用儀器幫助呼吸。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各地區健康人士染上豬流感後死亡的比率相近,反映此現象與種族及生活習慣關係不大,可能關乎豬流感病毒本身特性。
本港80多個豬流感嚴重個案中,有16人死亡。何栢良指比率高達17%,完全不可接受。當局必須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包括以針劑樂感清等特效藥取代吸劑特感清,及研發血清治療。他又建議港府設「洗手日」,提升30至50歲人士的洗手意識,並調查此年齡組別的洗手習慣,以便迎戰第二波疫潮。
何栢良認為港府須沿用現有停課安排,因為一旦有學童染病離世,勢必引起社會恐慌。港府應待市民接種豬流感疫苗及視乎北半球第二波疫情的嚴重性,才檢討停課政策。
流感停課疫校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中招人數:111
聖若瑟英文中學 中招人數:83
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 中招人數:82
聖保祿中學 中招人數:81
聖士提反書院 中招人數:73
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 中招人數:61
智新書院(小學部) 中招人數:60
祖堯天主教小學 中招人數:57
啟基學校 中招人數:53
可立中學 中招人數:52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中招人數:39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中招人數:30
*中一停課
#中一及中二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