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年來處於混沌狀態的香港電台前途問題,終於有新方向。行政會議昨日否決讓港台獨立,但決定增撥資源,讓港台肩負公共廣播機構的使命。不過,特首曾蔭權將親自委任一個「顧問委員會」監察港台。這項「新猷」令港台員工、立法會議員、撐港台運動組織譁然,擔心委員會如「太上皇」、「黨委書記」,會干預編輯自主,令港台變成政府喉舌。記者:雷子樂、莫劍弦
行政會議昨通過讓香港電台繼續以政府部門身份,為市民提供公共廣播服務。港台可恢復招聘公務員、將遷台到將軍澳,獲分配頻譜以開拓數碼電台、電台頻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解釋,有80年歷史的港台是市民集體回憶,不能解散。政府內部民意調查顯示,六成民意認為港台應維持現狀或加強運作。政府將在下月初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就港台應採取的節目方向、表現評估的方式、及加強向市民問責方面,了解市民意見。
「冇要求港台唔鬧政府」
政府將發出一份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和廣播處處長黃華麒簽訂的新約章,確保港台享有編輯自主。她說:「政府從來冇要求港台唔去鬧政府,我覺得個鬧字用得太濫。」她指批評若建基於事實可以接受,但不可基於觀點、不能揑造、偏頗。新約章以外,政府還決定成立一個由特首委任,成員包括市民、跨界別人士組成的「顧問委員會」,以加強港台管治及對公眾的問責。
劉吳惠蘭強調,委員會不會干預港台日常運作,但會是一個反映市民對公共廣播服務訴求的平台,處長若不認同委員會意見,要提出充份理據,不能只憑個人喜好作否決。黃華麒昨形容廣播處長與委員會的關係是「好朋友」,「唔認為佢監察我」。港台工會一直爭取脫離政府以獨立身份作公共廣播,黃華麒則認為港台一直履行公共廣播,「架構係點樣,都冇影響到公共廣播」。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表示,港台員工爭取港台獨立逾20年,現在返回原地,檢討胎死腹中,令人失望。她並批評成立顧問委員會是架床叠屋。港台93年已成立了電視節目顧問委員會,至05年又增設電台節目顧問團。
議員批評政策重大倒退
撐港台運動昨發表聲明譴責政府,指成立「節目發展諮詢委員會」如緊箍咒,為親建制勢力提供渠道干預港台編輯自主,最終將港台「喉舌化」。發言人羅沃啟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訂明,公共廣播機構不是一個政府部門,免受政治干預。港台不能獨立又要提供公共廣播,是魚目混珠。
立法會資訊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李永達批評,政府的做法是政策重大倒退。他質疑港台維持政府部門身份,財政及資源繼續由政府控制,恐難以維持編輯自主。有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擔心,日後顧問委員會將成為港台的「太上皇」:「就好似大陸機構咁,表面係廠長最高級,實際權力其實係個黨委書記。」特別是委員會由特首委任,「搵晒左派人士入去,利用個顧問委員會,架空港台管理層。」
特首曾蔭權昨回應港台問題時表示,港台將成為一個新台階,市民將有更多元化選擇,是對市民、港台及員工的三贏方案。對於顧問委員會的問題,曾說:「香港差唔多所有委員會都係由我委任」,最重要是其功能是代表香港大眾,表達香港人的期望。
前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認為港台日後的角色一定會轉變,「變咗就會進步」,強調港台日後應該宣揚、支持政府政策,真真正正做到「宣傳機構」,「如果只係鬧,係冇結果嘅,鬧有乜用啫?」
香港電台未來發展
地位:不能脫離政府部門獨立,但獲額外資源肩負公共廣播使命
編輯自主:繼續享有編輯自主,但特首會委顧問委員會,為港台管治、公眾問責提意見
人手:可恢復招聘公務員、將合約公務員轉為長期聘用條款
新服務:將遷往將軍澳,拓展數碼電台、電視頻道、設立社區廣播參與基金,協助社區團體廣播
資料來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