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是指1958年至1960年上半年,中共以「一日千里」的躍進方式,在工業和農業推行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意欲追趕當時世界強國。這場不切實際的浮誇運動,最終導致全國大饑荒,數千萬人餓死,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場人禍慘劇,充份表現了毛澤東頭腦發熱的「假大空」共產思想,盡顯中共的浮誇本色。
1956年,中共通過收購、公私合營等軟硬兼施的方式,成功對全國私營企業進行公有化改造,1957年又順利完成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毛澤東頭腦開始發熱,認為可以加快趕超英國和美國。1957年11月13日中共提出「大躍進」口號,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總路線以及人民公社被稱為「三面紅旗」。毛澤東甚至聲稱中國要在15年內「趕上或者超過英國」,語驚海內外。
煉鋼變廢渣成笑話
毛澤東為此下令,作為工業生產主要標誌的鋼鐵先「大躍進」,全國鋼鐵產量從1957年500萬噸,到1958年要躍升至1,070萬噸(當時英國鋼鐵產量為2,200萬噸);為取悅毛,各地蜂起競爭,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全民上陣,土法煉鋼,把家中所有含鐵物品都拿去熔化,一時間處處是煉鋼爐,但最終煉出的都是廢渣,成為歷史笑話。
在農村,毛澤東下令普及人民公社,農民以公社為單位生產和生活,搞共產主義;各地紛紛報大產量「放衞星」,畝產幾百斤、幾千斤、甚至幾萬斤!為造假甚至將幾畝田成熟水稻拔起來,堆到一塊田裏。1958年8月4日,毛澤東親臨河北徐水視察,地方官明知畝產只有130多斤,卻報畝產2,000斤,毛大喜稱:「這麼多糧食,放開吃也吃不完!」
大躍進令中國工農業很快陷於困境;鋼鐵合格率低下,資源浪費,產業結構畸形,農業生產不足,人民公社浮誇,地方官員特殊化,公共食堂浪費,糧食失產欠收。從1959年開始,各地相繼出現公社斷糧、人民挨餓的情況,至60、61年,饑荒達到高峯,釀成震驚世界的中國大饑荒。
烹屍果腹「人吃人」
大饑荒親歷者、新華社退休記者楊繼繩描述,在河南四川等地,餓殍遍野,出門乞食者絡繹於途,村中農民面有菜色,村外樹皮被剝食而光,有村民實在無法抵餓,只好烹人屍果腹,出現人吃人情況。某鄉政府開現場批鬥會,把吃人者和煮熟的人肉拿到會場批鬥,結果民眾飢餓難忍,「我也嚐嚐!」一擁而上,批鬥大會頓變搶吃人肉大會。
中共對大饑荒忌諱如深,從未公佈死亡人數,還將大災難推到「天災」身上,稱是「三年自然災害」;但近年民間研究不斷深入,真相漸顯。海內外研究認為,1958年至1961年三年大饑荒,中國死亡人數約為2,000萬至4,000萬左右;新華社前高級記者楊繼繩根據官方未解封資料估計,三年死亡人數約為3,000萬!
大饑荒死亡人數,相當二次大戰全球死亡人數總和,或等於八年抗日戰爭中國死亡人數(官稱抗戰中國死亡人數3,000萬),或相當二戰時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100顆以上(廣島原子彈共導致26萬人死亡)。大躍進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歷史的影響,與後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如出一轍,成為中共對中國人民欠下的兩筆永難償還的債。
面對慘劇,中共在1962年1月八屆九中全會不得不糾錯,毛澤東更在黨內七千人大會上公開作檢討,黯然退出中共領導第一線,由時任中共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執行新的經濟政策。
中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