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阿嬸獲頒港大院士

煮飯阿嬸獲頒港大院士

【本報訊】沒有崇高學術地位,也沒有能力作巨額捐款,但她對香港大學的貢獻無人能夠取代。44年來,一碗碗美味紅豆沙與老火湯,支撐了宿生們無數個苦讀長夜;一句句睿智勸勉和安慰,為宿生們指引出明確方向。她的無私付出,昨日得到肯定,獲大學破格頒發名譽院士銜。她,是大學堂的眾人契媽,人稱「U-Hall三寶」之一的三嫂袁蘇妹。記者:夏志禮、倪清江

三嫂今年82歲,她昨日穿上由舊生資助訂製的紫紅長衫,出席大學名譽院士頒授禮,成為學校自1995年設立名譽院士以來,首名獲此殊榮的基層員工。三嫂祖籍東莞,二戰時來港,因丈夫家中排行第三而得名。57年隨夫加入港大,擔任服務員及廚師,自此即成為大學堂(UniversityHall)宿舍的靈魂;由29歲起在大學堂工作至73歲從大學退休,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子門生的成長。

從沒讀書只懂寫姓名

從沒有讀過書的三嫂,只懂寫自己姓名,但對每一個U-Hall仔(大學堂宿生)卻瞭如指掌。不少U-Hall仔昨特別到場恭賀三嫂,包括馬會主席陳祖澤、無綫電視副行政主席梁乃鵬等,三嫂與每位道賀者握手言談並拍照留念;不用老花鏡,她一眼就認出眼前人是誰。
三嫂被安排在滙豐銀行大班柯清輝、李兆基長子李家傑等之後壓軸出場。學生事務主任周偉立的介紹詞,道出了一眾U-Hall仔的心聲:「三嫂以自己的生命影響U-Hall仔的生命。很多人知道大學堂有三寶,銅梯、四不像和三嫂。三個寶貝是搬不動,移不走,三嫂永遠是大學堂之寶,亦是香港大學之寶。」
三嫂從副校監李國寶手上接過證書,現場即掌聲雷動,逾20名舊生站起來鼓掌,有人更忍不住高呼三嫂。掌聲過後,只聽見三嫂精神的回應一聲「多謝」。
典禮完結後,三嫂略見疲態,但仍樂意與記者分享心情。「開心過中馬票!」她指這榮耀是金錢買不到的。她說大學並不是自己另一個家,而是真正的「自己屋企」。大學堂發生的每件事都教三嫂難忘,「有學生發燒唔舒服,就會煲啲湯水同粥畀佢食吓,個個學生都對我好好,返學嗰陣就會叫我一聲三嫂,做人係拎個心來對佢哋,佢哋住三年,好少返屋企,見我仲多過見父母,所以佢哋有乜嘢都會同我講o架。」每天負責為宿生準備三餐及消夜,馬豆糕、大粒西米紅豆沙、菜遠牛河通通難不倒三嫂,她偶爾更會準備老火靚湯,讓熬夜學生下火。

三嫂在大學堂工作逾40年,她的廚藝令不少人回味無窮。

退休後仍常回校幫忙

對不少舊生而言,三嫂是他們家庭、學業、就業甚至愛情顧問。有舊生透露,原來當年不少女生會悄悄走到大學找男生,負責通風報信重任的正是三嫂,有時三嫂甚至會為這些小情人準備晚餐。今年她已經出席了三次U-Hall仔的婚宴,並欣然接受這批U-Hall新抱的敬茶。
退休11年,三嫂仍無間斷回校幫忙,不管是炮製入宿必備的HallBlood,還是每年一度的高桌晚宴,新生總會見到三嫂的身影。見證了多屆天子門生成長,三嫂有何評價?「30年前嘅大學生文靜啲,屋企教育好啲,後尾呢代就普通啲。」

「三嫂」袁蘇妹檔案

‧82歲,丈夫韋良是廚師,兩人育有三子兩女
‧未受過教育,只會寫自己姓名
‧1957年與夫投得港大大學堂飯堂經營權;73年港大收回經營權,轉為受薪校工;01年從大學退休
‧曾助理廚師、宿舍服務員,也是學生眼中的輔導員
‧拿手菜式包括馬豆糕、大粒西米紅豆沙、菜遠牛河、包含甜酸苦辣味道的飲品HallBlood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話你知:須對香港或港大有貢獻

香港大學名譽大學院士於1995年創立,是名譽博士學位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大學名銜;頒授對象為對香港或港大有貢獻人士。過去曾頒予商界翹楚、立法會議員、退休高官和學者,藉此加強港大與各界聯繫。
授銜名單由校內專責遴選委員會篩選,首席副校長、副校長、院長等均有權提名。港大發言人表示,這次提名三嫂的是副校長周兆平,以確認三嫂對港大的貢獻,周本身不是大學堂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