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經濟果真好轉?樓價整體升逾兩成、計程車經常客滿、大小食肆客似雲來、馬季開鑼後投注額似有增加、大小股民碰面都是互問對方買了甚麼股票……問題的重點所在,正如歐美一樣,投資市場勢頭良好,是否代表經濟已復蘇?答案當然並非一加一等於二那般簡單!
經濟復蘇多變數
話說英鎊於上周萊斯銀行不獲退出資產保護計劃,貨幣供應亦屬下跌的雙重不利消息打擊下,整個星期持續下滑。英國及澳洲這兩個於上季率先反彈的地區,實質上自7月開始,已先後於多個經濟層面上呈現疲態,兩地的基本因素轉趨放緩,澳洲原先被貨幣市場估計可早於下月率先加息的預期,機會亦見大減。星期三晚聯儲局議息聲明,也應該不會有甚麼意外的驚/喜公佈。
相反,周四及周五在匹茲堡舉行的G20峯會,就收緊監管金融機構、去槓桿化、花紅限制及資本優化等議程,已令環球股市有所憂慮。因為金融機構倘不能藉着現時交易成本低企,而需像上半年那般高姿態投入高風險資產項目,才能取得漂亮的成績表,過去半年由金融類別帶頭反彈的股市,恐將無以為繼。
此外,周日為德國大選日,默克爾總理在現時風風雨雨的形勢中,能否順利連任,足以扭轉近日歐元強勢。
所以,美元弱勢非必然,因為多個地區均存在基本面或財政方面的問題。高風險企業債券及投資級別企債,雖與華爾街股市一樣,創出金融海嘯後新高;但歐美兩地國債價格,在如斯環境下,竟仍然能夠站得住腳,可見中長線的基金經理,並非一窩蜂只買股票,購入國債的金額應該也不會少。故此,適逢日本假期,下周又到內地十.一黃金周,在投資者越見樂觀,熾熱情緒仍然高漲,但多個不明朗因素正漸漸冒起的情況下,美元築底的機會頗高。
美元築底機會高
留意近期最強的瑞郎、紐元、日圓及歐元,已開始出現轉向回落迹象,當然最直接了當是注視美滙指數,若升穿77.50水平並在此之上收盤,美元空倉盤便會蜂擁而至「冚倉」!
美元「空軍」補倉的下一個連鎖反應,便是高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姑勿論高風險資產市場何時才見頂,市況從8月初開始,已進入「阿法特」而非「貝塔」買賣模式──意即尋求較低風險而同時有較理想回報(或跑贏大市)的板塊。
不過,這樣子的市場,現階段已只可在部份新興市場中找到,發達地區已全屬高貝塔式;而市場亦小覷中美多番談判後,對美元的支持。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