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規教育缺乏興趣的青少年,容易受不良朋輩影響,生活失去方向,甚至出現反叛行為。為協助弱勢青少年重拾正軌、建立積極人生,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葵青及荃灣青少年外展隊推出「『義』字行先」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3萬元,以輕鬆及嶄新手法協助他們融入社會、重建自信。
10多名年齡介乎13至21歲青少年齊集,參加一項糕餅製作義工訓練,大部份都是第一次接觸烹飪這技巧,在專業導師帶領下,製作款式包括「唧花牛油曲奇」與「乾果朱古力碎米片」。「將牛油、糖霜打至乳白色‥‥‥焗20分鐘就得!」一邊專心聆聽着導師指示,一邊按部就班跟着製作。將材料放入膠袋「唧」成不同形狀曲奇,發揮了年輕人無限創意。
精心策劃訓練內容
負責社工梅泰來透露,訓練內容其實經過精心挑選,糕餅製作只是其中一環節,未來數個月還會提供染髮、美甲及魔術表演等義工訓練,「年輕人比較喜歡潮流事物,呢幾個訓練項目,都係時下青少年鍾意嘅活動;平時我哋資源有限,比較難辦到,今次得到撥款先可以推展。」
部份青少年經常流連街頭,曠課、逃學、甚至吸食毒品等,梅希望他們重回正軌,計劃除了給青少年學習機會,擴闊視野,以後還有機會會學以致用、回饋社會,「對傳統學校課程冇興趣,唔代表就冇出路,其實只要培養正面興趣,一樣可以建立積極人生。參加者會去探訪長者,親手製作曲奇送上祝福,仲可能幫老人家染髮,鼓勵年輕人多關心其他人。」
年底將舉辦嘉年華
升讀中五的Jessica參與義務工作後,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以前好少接觸長者,唔識得關心佢哋,接觸過老人家之後,發覺佢哋好寂寞,其實都好需要其他人關心。」
16歲的郭淑則坦言以往缺乏方向,不懂分配時間,參與計劃令她重拾自信,「以前好多時都唔知自己應該做乜,家生活充實咗,比以前積極,自信心都大咗。」
「『義』字行先」計劃將推行至明年3月,年底與明年初更會舉辦嘉年華活動,包括攤位遊戲、展板展覽、魔術及舞蹈表演等,一方面讓青少年大顯身手,另一方面也協助這群弱勢青少年融入社會,建立共融社區。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