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片酬的大製作 - 李怡

零片酬的大製作 - 李怡

《建國大業》據稱有一百七十多位職業演員參加拍攝,其中包括八十多位一線演員,更有如成龍、李連杰、劉德華等國際巨星。成本只有三千多萬。而三千多萬大部分是製作成本。主流市場都是以影星片酬作為最主要成本,但《建國大業》的巨星都是「零片酬」,而且大都是自動請纓參演的。
總導演是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他以一句話說服了張國立扮演蔣介石。他說:「咱們祖國要過六十歲生日了,你作為人民演員,不應該為祖國六十華誕生日做點工作嗎?」張國立無話可說,只能應承,並答應「不要錢」。
張國立在接受大陸的《青年周末》訪問時說:「這以後,他(韓三平)就天天接電話。」他一邊說一邊模仿韓三平講電話的語氣、神態:「哎呀,我跟副導演說說,看還有什麼角色,然後他一摁電話,小聲說『黎明』。哦,好好好,我知道了,小聲說『劉德華』。都是這樣,非常主動。」
大牌演員為什麼不要片酬都爭着演一個那怕是臨記的角色呢?據一個傳聞說,韓三平身為中影董事長,說「如果不來演,以後電影不給好檔期。」
但我想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一是爭着要表現「愛國」,二是如果這麼多大牌都參演了,如果沒輪上,就意味自己不被「祖國」視為一線大牌演員啦。
在全球化時代,國籍本不應成為人們參加任何國家工作的障礙。因此,內地網民紛紛指責參演《建國大業》的演員,是「八國聯軍」,也許是比較狹隘。但《建國大業》既是「愛國」電影,又是為中共政權歷史觀服務的電影,演員又紛紛以「零片酬」參演作為「愛國」表現。他們拿着外國籍難道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