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未照胡錦濤的先例,在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上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引發中共黨內民主與權鬥的揣測。筆者上周在四中全會舉行前夕已指出,一旦習近平未能如期擔任軍職,未來兩三年中共的權鬥將趨白熾化。現時習近平接班步驟被打亂,是權鬥的結果,而不是民主的發展;但如果胡錦濤、江澤民在接班人問題上僵持下去,不排除有機會促進中共黨內民主的發展。
可望一人一票推選候選人
2007年6月,中共400多名高官以不記名方式推選新一屆政治局委員候選人,習近平得票最多,因此在當年10月舉行的十七大,扒了胡錦濤愛將李克強的頭,成為內定下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位雖然受到江澤民力撐,但不同於鄧小平欽點胡錦濤為隔代接班人,畢竟,以一人一票推舉未來領導人,是中共黨內民主的一次突破。
如今,習近平接班步伐放緩,顯然不是中共改變傳統的欽點模式走向民主,反而有否定民主推選結果的意味,顯示與江澤民爭奪中共十八大話事權的胡錦濤,兩年來權勢有所增長,在政治局的力量可抗衡江派,因此主導四中全會的議程,不納入中央軍委的改選,至少將習近平擔任軍職的時間押後,令其接班產生變數。
另一方面,習近平、李克強晉升政治局常委兩年來,說得好聽些是韜光養晦,說得明白些是表現平平,並未展現一代領袖的才智。主管香港事務的習近平,要求香港行政、立法、司法合作的言論,令人失望;主管經濟的李克強在應對金融海嘯及領導四川地震災區重建方面,也未有建樹。
因此,江澤民、胡錦濤現時並未有足夠的理據,力保習近平、李克強出任下屆總書記、總理,未來兩年的角力更會延伸至十八屆政治局常委的揀蟀,在不可能兵戎相見的前提下,反而有機會再透過黨內一人一票推選候選人,而薄熙來、汪洋等有心人勢必以政績顯能力、爭民望,這反而是國人之福。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