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兒女 - 李純恩

父母兒女 - 李純恩

最近因為一些事情,令我再次思考父母與兒女的關係。
中國人在倫理之中,總是強調「孝道」。「孝道」是純粹站在父母角度去考量的一件事情,「孝」與「不孝」,說白了,就是子女對父母好或不好。「孝子」很好,「不孝子」不好。但是,誰又站在兒女的角度,去討論這一件事呢?
父母對兒女的種種要求甚或索求,其基礎是建立在「養育之恩」這個說法之上:我把你生下來,養大,那就是一份「恩情」,因此,你應該知恩圖報。
這純粹是一件強加於兒女頭上的「恩典」,高高在上,沒有商量餘地,也渾忘了當初造人的實情,或是一時歡愉,或是想要一個後代。歡愉是父母的歡愉,「想要」也是父母的私慾,然後那個孩子就來到了世上,十分被動地接受了這一份「恩典」,注定了「知恩圖報」的命運,被納入「孝道」以觀後效。這就是中國式父母兒女關係,即使在「人權」高唱入雲的今天,也沒人出來指出其中的犯駁之處,點出「父母恩」的真相。
父母將孩子生出來,養成人,不過是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上應該負的責任。既然是一份責任,做得好是本份,做不好就是失職。何「恩」之有?
有一次朋友跟我討論父母跟兒女的關係,我告訴他,女兒的生命是我帶來世上的,所以我的命就是她的。我跟她的關係,就是這一份單向的過命交情。這樣說,許多為人父母者可能會寢食不安,但我知道,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