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年代都有一些代表性的英雄。時代過去了,可那些英雄卻長活在追隨者的心神,直到英雄們垂垂老去甚而離世,卻直至永永遠遠。我在倫敦的三姐夫是卜.戴倫的信徒。Dylan每一首歌不同版本從黑膠到CD,每一個字從報刊到書籍,每一個影像從電視特輯到電影,只要能找到的都應有盡有。戴倫寫過的歌曲變成他的詩詞、金句;生死與共。
我沒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領頭羊,但卻在不同界別擁有好幾個心情上的英雄。信手拈來服裝設計是MarianoFortuny;美人界是柯德莉夏萍、CateBlanchett、馬詩慧;電影是柏索里尼、小津安二郎、艾慕杜華、許鞍華;歌者?那名單相信比任何界別都長、法蘭仙納杜拉、NinaSimone、DustySpringfield,戴安娜露絲、JamesTaylor、徐小鳳、王菲、陳奕迅,當然影響最深最遠還是JoniMitchell,西門與加芬高、Beatles、滾石、還有成長於60、70年代不可能未唱過未聽過的Peter,PaulandMary。Mary去了。走在國內的公路上,汽車飛馳電掣;新聞紙上這樣寫:MaryTravers1936-2009。
這隊經典三人民歌組合有幾深入民間?胡比高拔主演《修女也瘋狂》,寫一頑皮反叛卻深愛唱歌歌女小學上課,當修女老師問題耶穌十二門徒?她答:西門、猶大……彼得、保羅與瑪莉。當然我相信她會答PaulMcCartney與JohnLennon。
瑪莉去了,年過七十彼得與保羅不可能再以Peter,PaulandMary之名演出下去了。猶如Simon&Garfunkel,失去西門,加芬高不再是加芬高。失去加芬高,西門只是PaulSimon,縱使才情橫溢,天使一般的聲音屬於ArtGarfunkel。
有關瑪莉離世的文字相信在過去幾天早已鋪天蓋地,她代表了民歌,她代表了反戰,她代表了民權,她代表了500Miles,WhereHaveAllTheFlowersGone,她代表了我們唱民歌的純情歲月,去而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