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國慶前留意內銀股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國慶前留意內銀股 - 譚紹興

昨日多隻內銀股以大成交升至一年高位,剛巧早前筆者在投資研討會中,便跟同學們談及一個相關的國內傳聞。近期內地投資市場多番傳出中央滙金可能會在國慶前再度入市吸納內銀股,同時更有傳言指滙金可能已入市云云。
為何會有這傳言?事緣在去年9月,有關方面為了穩定國內股市,中央滙金便曾表示會在隨後12個月內在二級市場增持內銀股,一年時間又快將屆滿,因而令市場猜測,中央滙金何時再度入市吸納內銀股。
翻查資料,過去多次中央滙金入市吸納內銀股時,大都會令內銀股出現短暫飆升,筆者印象較深刻的便是今年5月那一次,當滙金增持內銀股的消息傳出後,便帶動一眾內銀股升破多個重要阻力位。
中央滙金何時出手或已經出手吸納內銀股,雖然不容易猜測,但市場普遍相信,滙金會以增持內銀股一招,達到在國慶前支撐國內市場的功效。短期A股若出現較大的波動,則相信就是出手的時候,故不妨密切留意個別滙金至愛的內銀股了。
昨日港股勁升536點,除了受內銀股飆升帶動外,多隻有機會到國內A股市場上市的藍籌股造好,亦是另一個推動恒指重上21000大關的原因。
在多隻可能到國內上市的股份中,據報道,中信泰富(267)「可能」已聘請內地證券行籌備到A股市場上市的計劃。筆者感到,中信泰富自從徹底更換管理層後,便積極着手扭轉公司的困局,早前減持國泰航空(293),套現取得一批資金。此外,由於國泰的負債比率頗高,有籌集新資金的需要,中信泰富的減持,可消除國泰集資的障礙。
中信泰富雖然已出售部份非核心資產,逐步改善問題,惟其負債比率仍頗高,逾55%,若能藉回歸A股市場上市,籌集一批資金,又或再藉股價推高後,進行一些融資活動,相信可令其負債水平大大降低。
筆者猜測,早前其母公司已出手相救,照計有關方面無理由唔開綠燈,讓其回歸A股,趁勢集資。

中信泰富現價不吸引

隨着中信泰富近年業務的演變,若以其資產分佈來看,它大約有50%的資產是從事鋼鐵及鐵礦相關業務(Steelandironoremining),大約30%是來自香港及內地的地產項目,餘下的便是其持有其他業務,例如大昌行(1828)、中信1616(1883)等,故它其實是半件資源股。
中信泰富的每股NAV大約為26元,以中信泰富的股價一向處於與NAV呈平均20%折讓(不包括2007年股市狂升期間)來計算,則現時其股價(21.80元)並不太吸引。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