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金融海嘯凸顯「按證」功能 - 梁理中

樓市風雲:金融海嘯凸顯「按證」功能 - 梁理中

最近有議員認為,目前由港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下稱按證),運作有違原意,要求在立法會討論其存在價值,部份銀行界人士甚至認為,該公司已完成其歷史任務。

解銀行燃眉之急

「按證」較廣為人知的服務計有向銀行購買按揭貸款,並推出按揭保險計劃、負資產按揭計劃及按揭證券化計劃等。近年,該公司亦有拓展海外市場,並購買的士貸款,目的令業務多元化。
企業絞盡腦汁拓展業務,本屬無可厚非,惟「按證」資本源自公帑,容易受到相關利益團體批評。以購買按揭貸款為例,雖可解決本地中小型銀行承造按揭貸款的資金需求,但對無資金壓力的大規模銀行而言,對這行徑或許不是味兒,事關過去在「按證」未成立前,各中、小及外資銀行,可能因吸納按揭業務「滿額」,而被迫要停下來,故當時各大型銀行容易在競爭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成為市場佔有率的領導者,但今天則無法重彈此調。
在金融海嘯初期,銀行界的借貸業務差不多完全停下來,當時「按證」為配合經濟機遇委員會的建議,在短時間內推出「優化按揭保險計劃」,將銀行過往需承擔的按揭貸款風險,由七成降低至六成,從而鼓勵業界繼續在市場放款,如斯行動,實有助本地樓市在金融海嘯下,快速回復過來。此外,金管局多次透過「按證」,向有資金需要的銀行快速購買按揭貸款,從而解決部份銀行在金融海嘯期間資金緊絀的困局。在在功能,均可確保「按證」的存在價值。
梁理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