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推二維條碼 防出錯

醫局推二維條碼 防出錯

【記者陳沛冰報道】公立醫院多次因調亂病人樣本而令病人輸錯血及身體受損。醫院管理局將擴展二維條碼系統,今明兩個年度額外投放逾800萬元,於2011年前在所有醫院的住院病人化驗樣本引入二維條碼系統,以電腦核對樣本標籤及病人身份等,減少醫療事故。
公立醫院多次發生調亂病人化驗樣本,如聯合醫院曾將有貧血的孕婦及長者的血液樣本及化驗表格的標籤對調,令孕婦沒有輸血而長者輸錯血。北區醫院處理化驗樣本出錯令病人切錯胸。威爾斯親王醫院殮房曾調亂死者遺體。之後部份醫院開始在驗血等程序上實施二維條碼系統,利用儀器掃讀病人附有條碼的手帶、病歷紙或樣本標籤等,以電腦確認病人身份。

威院每年勁減130宗

醫管局內務及運作會議文件透露,去年2月該局董事局同意在所有醫院引入二維條碼系統,該局分三階段推行。首階段在驗血程序上,第二階段為殮房,第三階段為住院病人化驗樣本,輸血及殮房已實施二維條碼系統。在住院病人樣本上,該局由08/09年度先動用250萬元在聯合、北區、威爾斯、明愛等7間醫院實施。威院在引入二維條碼系統後,事故由每年132宗減至2宗;明愛、聯合及屯門醫院效果相若。本年度會投放逾300萬擴展至瑪嘉烈、廣華、將軍澳及仁濟等15間醫院。10/11年度計劃額外撥款500萬元,將系統擴展至眼科、東華等14間醫院。
未來該局會探討在配藥及派藥上引入二維條碼的可行性;另計劃投放3,000萬元在醫生培訓項目上,包括高風險的微創手術及獎學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