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準首相鳩山由紀夫今天(周三)正式就職,連日來他忙於籌組新內閣之餘,還推動東亞共同體的構想。《讀賣新聞》報道,鳩山將於下周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趁機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討論建東亞共同體。若日中真的共建東亞共同體,勢必令美國不安。
日本報章《讀賣》引述日本民主黨幹部說,為了落實民主黨競選時提出《政權公約》外交政策中所強調的東亞共同體構想,鳩山有必要跟作為東亞經濟火車頭的中國進行磋商,他將於下周三前後跟胡錦濤舉行中日峯會時,提出跟中國共同推動建東亞共同體的構思。
望在貿易能源救災等合作
鳩山由競選到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一直對北京示好,提出「脫美入亞」,建立日、美、中「等邊三角關係」。對於態度友好的鳩山上台,北京表示希望能改善中日關係。對於鳩山的東亞共同體構想,《讀賣》指中方表示理解,胡錦濤可望在會談上積極尋求共識。
東亞共同體的構想,是效法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在二戰後建立經濟圈繼而擴大政治融合的做法,鳩山希望在東亞的貿易、金融、能源、環境、救災和控制傳染病等廣泛範疇建立合作體制,繼而努力地構建一種追求經濟合作和安全保障的政治框架。依照鳩山的構思,東亞共同體由東盟+6組成,即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洲、新西蘭和東盟10個成員國,結合成一個人口約有32.4億,國內生產總值達13.657萬億美元(106.5萬億港元)的經濟體系,中日是核心國,就像今天歐盟以德法為火車頭一樣。
華府密切注視美日關係
鳩山謀求疏美入亞和日美中等邊三角關係,早令美國右派人士喘喘不安。他擬下月訪華,將日揆必先訪美的傳統顛覆,已令奧巴馬政府密切注視。中日假如共建構東亞共同體,將美國摒諸門外,勢必令美國和其他被拒諸門外的國家不安。
未拜相已立即展現外交新動作,鳩山在內政方面也基本完成組閣事宜。菅直人將會出任新設的國家戰略局擔當大臣兼副首相。以親華見稱和有「清廉先生」美譽的黨幹事長岡田克也將出任外相,岡田早前已矢言要推行獨立外交路線,強調必須把目前雙邊的從屬外關係改為對等關係。岡田上任,華府將會密切注視他的一舉一動,看看美日安保同盟會否出現質變。
至於負責談判駐日美軍整合的防衞大臣一職,鳩山原本屬意由國民新黨黨魁龜井靜香出任,後來改邀龜井出任金融兼郵政問題擔當大臣,讓他跟財相熱門人選藤井裕久,肩負振興經濟的重任。
中新社/中通社/美聯社
東盟+6與歐美比較
東盟+6 人口:32.4億 國內生產總值:13.657萬億美元
美國 人口:3.07億 國內生產總值:14.33萬億美元
歐盟 人口:4.99億 國內生產總值:18.93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