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本欄談到,近日兩隻公開招股集資的新股國藥控股(1099)及中國中冶(1618),它們與其他早前招股的國企最不同之處是,這兩新股是中央企業(即央企),隨後收到一些讀者的email詢問,今日不妨再談一談。
國有企業是內地經濟支柱之一,根據國有資產的用途,可以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在經營性資產中,則根據政府的管理權限,國企可以分為中央企業及地方企業。整體上,中央企業是中央直屬企業,是國資委管屬下的國有控股企業;地方國企則由各地方政府管理。簡單來講,中央企業是國企的主力,在透過改制及重組等整合行動,中央企業的數量已由2003年的196間,整合到現時的136間,有興趣的朋友可到國資委的網頁查看。
國資委曾明確指出,到2010年,央企的數量將進一步整合至80-100間,並會從當中培育30-50間具較強競爭力的國際大型企業,因此,相信未來央企將會進行一連串的重組合併,剩下來的相信會是日後的巨無霸企業,足以與歐美大企業抗衡,其股價相信亦頗大機會出現三級跳。
那麼如何發掘未來中央企業的巨無霸?國資委會已列出A級央企的名單,將會是國家努力培養,並會獲得更多兼併整合其他央企的機會,最終成為業內的龍頭及巨無霸,故國內投資者普遍認為,這些A級央企蘊藏巨大的投資機會。
神華30元以下上車
在今年7月,國資委便公佈了30多間2008年A級央企的名單及排位,當中最大的變化便是3大石油石化股,在2007年,中石油集團是該年度A級央企之榜首,但在2008年則降至第27位。至於2007年排行第二的中石化集團則降至第31位。反而中海油集團的排位竟然高於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
筆者一向感到中海油的管理層相對表現較優,雖然今年的盈利增長相對平平,但2010及2011年,其盈利增幅相信會頗為強勁,頗大機會優於中石油及中石化。同時,中海油也是另一間最有機會返回國內上市的紅籌股,其在內地頗受投資者歡迎,相信屆時可望進一步推高其股價。
在2008年A級央企中,神華集團躍升至第二位,筆者方察覺原來忽略了此煤炭股。早前國內有研究顯示,神華是其中一間管理優異的中央企業,相對其他兩間煤炭股,神華在公司規模及煤炭運輸配套方面明顯優勝。更重要的是,早前其宣佈的5年戰略計劃實現經濟總量翻一番,是煤炭股最積極進取及明確。
在本港上市的中國神華(1088)自3月由不足15元,勁升至上月高位34.70元,累積升幅頗大,假若稍後大市回落,令神華的股價下調至30元以下水平,相信是一不俗的吸納水平。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